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析 >  学术争鸣
【解析】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01-15 浏览数: 标签: 重大工程 政策解析 现代物流

  【政策回顾】

  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

  (发改经贸[2015]1776号)

  

  为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加强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物流业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启动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为进一步完善物流业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

 

  【相关报道】

 

  发改委增加重大工程投入 多方拓宽融资渠道

  

  发改委2015年8月13日下发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通知指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现代物流加快发展,引领社会资本重点投向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相匹配的物流工程,重点提高沿带、沿路、沿江和京津冀区域内的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互联互通。

 

  通知要求,到2020年,依托覆盖全国主要物流节点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的约60%提高到70%左右。物流基础设施及运作方式衔接更加顺畅。形成资源集聚和辐射力强的全国物流园区网络,建成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重要物流节点,各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运作方式较快发展。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物流企业一体化、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目前16.6%的基础上再下降1个百分点,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通知指出,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重点引领企业开展10个领域项目建设,即多式联运工程: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的中转联运设施,包括港口的铁路和公路转运货场、集疏运设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陆城市和港口的集装箱场站建设等。物流园区工程:重点是物流园区转运基础设施、现代化立体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先进运输方式、物流技术、设备应用等。农产品物流工程:重点是建设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重点是建设与制造业企业紧密配套、有效衔接的仓储配送设施、信息平台等,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提供采购、入厂、交付、回收等物流服务项目。资源型产品物流工程:重点是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城乡物流配送工程:重点是连锁企业跨区域配送中心、城乡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电子商务物流工程:重点是电子商务仓储配送基地、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快递转运中心建设等。物流标准化工程:重点是仓储和转运设施、运输工具等标准化建设和改造,以及托盘等标准化设备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平台工程:重点是综合运输信息、“公路港”、物流资源交易、大宗商品交易等信息平台建设。应急物流工程:重点是建设应急仓储、中转、配送设施,提升应急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

 

  通知强调,各省(区、市)要多渠道增加对现代物流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和上市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今后,发改委用于物流领域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原则上将全部用于支持现代物流重大工程项目,并研究建立推进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建设与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相挂钩的机制。发改委也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列入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项目给予一定土地、规划、融资等政策支持。

 

  【点评】

 

  大数据与物联网,未来物流发展重中之重

  

  2015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现代物流重大工程旨在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加强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物流业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从“必需”里看“必须”,扎好马步挥出有力一拳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完全完成新型工业化,对于其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地基础支持作用,而我国至今没有完全完成工业化,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不是“升级”而是“创造”。此次通知内容一再强调“基础设施”一词,包括:建设一批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顺畅衔接的外向型物流枢纽基地,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集散能力。

 

  打通长江经济带地区多式联运通道;促进京津冀地区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一批适应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需要的物流设施,构建覆盖全国主要物流节点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等。我们认为这是从“必需”里看“必须”的表现,在如今国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国家需要推动基建行业来稳定国民经济的稳增长,而为了推动作为基建之一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则必须从其基础设施建设下手,扎好马步,才能挥出有力一拳。

 

  大数据与物联网,未来物流发展重中之重

 

  内容中提到的“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重大物流工程中的应用,推动物流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效衔接和互联互通,提高托盘等标准化设施设备的应用水平”,这则是针对当下物流行业数据对接效率低,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的问题。物联网和物流的对接是通过射频识别、条形码、GPS定位等传感技术实现的,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解决物流当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共享的种种问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资源进而提升整体物流效率。而大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管理和检索结合物联网中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将有效提升物流行业对配送人员的管理,帮助制定出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方案,提高配送效率。我们认为我国物流行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而将来对于大数据、物理网技术的投入也将是企业发展其物流业务的重中之重。

 

  【点评】

 

  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发改委推十大工程降物流成本

  

  2015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抛出重磅消息,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

 

  2015年上半年,现代物流业与新兴产业、城市轨道交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一起加入了“重大投资工程包”的行列。

 

  继《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以及《“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多份重磅文件出台之后,8月1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抛出重磅消息,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

 

  上述《通知》为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中期目标: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的约60%提高到70%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在目前16.6%(约为1/6)的基础上再下降1个百分点。

 

  实际上,我国物流成本过高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其发展的滞后也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此次《通知》的发布便意在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建设,引领社会资本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推动物流业加快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有分析认为,物流效率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其他各个产业的成本,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子商务的普及,也为物流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公路货运市场超过4万亿。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化领域投资机会巨大。

 

  【点评】

 

   我国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8月14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目前16.6%的基础上再下降1个百分点,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的约60%提高到70%左右。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当前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社会资本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多渠道增加对现代物流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和上市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开展重大项目建设。

 

  另据了解,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主要任务,未来将重点引领企业开展包括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资源型产品物流、城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平台和应急物流等在内的10个领域项目建设。

分享到:
上一篇:三部门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下一篇:铁路货运改革 打通“最后一公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