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特别推出“冷链物流业深刻铭记2011——盘点2011中国冷链物流业大事件”,旨在回顾、总结、盘点、展望,助力冷链物流行业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事件一:两部委联合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试点
4月20日,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1年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通知确定了2011年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三项任务:一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产销链条。三是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和包装化。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瓶颈。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促进农民增收、稳定产销关系、保障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事件二:“国八条”出台冷链物流获益
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八个措施,被业界称为物流行业“国八条”。
“国八条”的内容为:一、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二、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三、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四、改进对物流企业的管理;五、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六、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七、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八、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
总结:
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近年来,因为冷链物流的环节中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促进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批、冷链等环节的企业发展。“国八条”的出台有助于解决物流成本问题,冷链物流借助政策春风将获得一个绝佳的发展契机。
事件三:国务院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依然薄弱。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
会议明确了近期的五项重点任务:一、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二、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三、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四、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五、制定实施全国和地方农产品市场发展指导文件,促进合理布局,有效解决批发市场重复建设与零售网点不足并存等问题。
总结:
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紧密相关,五项重点工作说明了国家已经将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销衔接,是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有力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