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推进大会暨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推进大会”2012年5月23—25日在深圳举行。会议结合《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就促进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等4个重点,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国家邮政局等相关部委、工信部内相关司局、全国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重点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发表讲话。他介绍说,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突破15万家,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达1200亿元。零售网站达1.22万家,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94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37.8%。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6.7亿件,同比增长57.0%,50%的快递业务量由网络零售带动。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董宝青副司长对《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解读。根据发展规划,预期“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总体规模可以翻两番,达到年均32%的增长率。因此《规划》提出,“十二五”末期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的发展目标是突破18万亿元。
另外,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所、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分别发布了《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研究报告》,对物流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和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
会议指出:加快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推进经济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各地区、各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物流信息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具备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中小企业信息化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取得了明显效果。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将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发达国家再制造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制造的竞争、以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主的成本上涨、资源环境约束等压力,也面临国际贸易格局和制造业内涵的重要变化。加快发展信息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迫切要求。“十二五”时期,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发展;要加强推广应用,促进信息化与现代物流的协调融合发展;要积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要选准载体,进一步探索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的经验。要通过科学务实的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大会还围绕大型企业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与全球供应链、电子商务支撑与服务创新、电子商务制度环境建设、供应链协同和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府组织和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市场化服务、产业集群两化融合、通信业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十四个议题组织了专题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