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6月7日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为2008年12月以来首度降息,此次降息给全球金融市场来了一个措手不及。显然,这显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刺激经济的决心。
经济减速引发央行降息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除此之外,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央行在面对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欧债危机问题加剧、物价和房价同时受控的情形下,打开了降息窗口,将进一步稳定经济增长,对稳定经济的增速起到明显作用。“央行这次降低贷款利率,将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经济的向上发展,同时还降低了存款利率,这可能反映出央行对于控制下半年的通货膨胀比较有信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王建卯认为,央行的这种信心,还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价格的下跌。
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8.1%,比2011年和2010年的分别9.2%和10.4%有所下降。最近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或将进一步减速。“毫无疑问,降息举措表明政策制定者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经济学家彭垦(KenPeng)如是说。
钢市短期仍难反转
此次降息宣告着央行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的加息真正结速,也使得近月以来的微调措施阵容加大。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审批项目提束、265亿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等微调措施陆续出台。那么,随着降息等微调措施的陆续出台,但钢铁分析专家认为钢价或受降息稍有提振,但无法改变市场根本问题,钢价虽会因此反弹但难以反转。
首先,降息确实能提振,但更反映出经济面很弱。毫无疑问,作为2010年以来的首次降息,此次降息对于长时间低迷运行钢市能起到提振作用,但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降息反映出经济面很差,中旬即将公布的数据预计会十分难看,经济疲软显然不会因此一次降息就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另外,从资金面来看,今年以来银行对于钢贸商贷款更为严格,一次降息也无法改变资金难题,况且6月后半月将是半年度还款高峰期。
其次,微调措施作用于市场需要时间。面对实体经济进一步放缓、外部环境极不稳定,国家陆续出台措施,且5月中旬以来较为集中,主要体现在国务院明确稳增长信号,265亿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出台,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提速,以及6月8日央行降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均属于微调,而这决定其作用于市场所需要时间相对较长,短期难有实际效应。
此外,有效需求短期难好转。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理想以及传统淡季的双重制约下,主要用钢行业在进入5月份以来再度转弱,最为显著的体现是制造业PMI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50.4。从我们对主要下游行业的监测发现,5月行业指数环比纷纷下降,其中建筑行业下降8.8至43.9,机械则下降13.4至40.6。
目前来看,气温将进一步上升,南方梅雨季节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再加上国家不太可能出台重大救市措施,陆续出台的微调措施显效又需要时间,短期内有效需求显然难以好转。
第四,产量居高难下,供应压力仍存。尽管5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环比下降0.3%至203.95万吨,但上中旬粗钢日产量仍高于200万吨,处于历史以来高位。与此同时,钢厂出口订单明显下降,再加上2月中旬以来的钢材去库存程度弱于上年,目前五大品种库存总量为1562万吨,较去年同期高119万吨。很显然,钢材供应面十分充裕,且目前钢厂检修虽有增加趋势,但并没有明显减产现象出现,粗钢日产量难以出现大幅下降,再加上需求面临传统淡季考验,供需矛盾难以出现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