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物流业:在形成期中等待黎明
来源:经济信息时讯网 发布时间:2012-07-27 浏览数: 标签: 物流业,形成,中期

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新政策能否带来物流业期待已久的明朗?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发布《意见》的意图十分明朗: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加快形成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的管理体制;为民营物流企业创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黎明前的黑暗

近年来,我国物流总额增长率持续高增长态势,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物流费用却一直居高不下,约占产品成本的20%至40%,这也成为了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成本高就无利润,企业自然就会想出对策来应对。”苏颂平告诉记者,“不少小型民营企业采取超载或是伪装成时鲜果蔬运输来达到减免过路费的效果,以此来压低物流费用,吸引客户。这种经营不仅不规范,还给其他规范经营的企业带来不少烦恼。”

一直以来,物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也不存在什么退出壁垒,这造成了一些注册资本不高的小企业“来去匆匆”,搅浑了整池水。

“虽然要求严格的客户还是会谨慎选择物流公司,但是有的客户还是会有想法。”苏颂平说,“拉同样的货物,他们的保险费、过路费、司机工资都比我们低,拉一趟给客户的价格自然也不高,不规范市场,我们就处于劣势。”

除了成本高昂,仓储上的困境也时刻警示着企业,物流业的黎明还没有到来。

目前,大部分的物流公司没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仓储场地大都是租用,这样不集中的仓储场地会造成经营的困难,也增添了企业支出。

综合服务增值企业

目前,物流业呈现“小、散、乱”的特点,物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不能提供专业化、大规模的服务,物流效率较低。

显然,发展物流外包,使物流企业承担仓储、库存管理、配货、运输、收货验货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已经成为了物流业发展的风向标。

“面对复杂的市场,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调整战略。”苏颂平说,“由原来的单纯物资运送,转向做企业的市场延伸服务,以此来提升利润空间。”

《意见》中也指出,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从事社会化物流服务。为民间资本投资参与承接传统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服务外包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从事为商贸流通企业服务的共同配送业务,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鼓励民间资本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投资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

另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不断加大企业的市场影响力、逐渐形成国内初具规模的物流龙头企业,将有利于行业整体效率的提高。

分享到:
上一篇: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赴广西就水运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下一篇:洋山保税港区扩区获国务院批覆封关建设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