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庆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欧阳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今年11月,渝万铁路、渝黔新线将开工建设,果园港二期明年建成使用。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通过一批机场、港口、高速和铁路项目建设,助推重庆实现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强势崛起。
机场
将成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
“去年,江北国际机场的飞机起降量在17万架次左右,平均每日不足500架,至2015年,年起降量将达37.3万架次,平均每天都在1000架次以上,年旅客吞吐能力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110万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北国际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
据介绍,跑道长3800米、宽60米,比一、二两条跑道更长更宽。第三跑道建成后,将可以实现与其他跑道同时起降、互不干扰,并能够升降全世界任何型号的飞机。
“未来,江北国际机场将建设成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预计将建成4条跑道、85万平方米航站楼,实现7000万人次、300万吨货邮的吞吐能力。”市发改委副主任欧阳林表示。
解读:“机场项目的扩建必然可拉动航空物流通道的发展。”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市货运航空公司已增加到15家,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增加到19条,定期货运航班达43班/周,可提供约3500吨/周的运力。其中,欧线21班/周,95%以上货源可直达欧洲;美线及亚太22班/周。
“目前,重庆某些国际货运航线价格已经与上海持平,价差的缩小对于重庆从内陆城市跃升成对外开放的口岸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沐华平说。
港口
果园港二期明年建成使用
“作为中国内河最大的水、铁、公、港口物流枢纽工程,位于鱼嘴的果园港二期项目将于明年建成使用。”昨日,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果园港二期项目前沿码头14个泊位已进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整个主体工程已完成70%以上。
“作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枢纽港,果园港二期项目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200万标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十二五’期间,该市将打造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航运支撑体系。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加强寸滩、果园、东港、新田、龙头等重点港区建设和长江干流、嘉陵江、乌江支流航道整治,强化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功能,到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0~700万标箱。”欧阳林表示。
高速
7条省际高速打通区域联动
“‘十二五’期间,重庆将新增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使我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出省过境通道增至17个,百平方公里密度3.6公里。”欧阳林告诉记者,我市将达到欧美发达国家万人每公里的高速密度水平。
“目前,计划完工的江津-合江二期、奉节-巫山二期工程已进入尾声,涪陵-南川、涪陵-丰都、万盛-南川、丰都-石柱、奉节-巫溪等五个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80%以上。重庆-广安、铜梁-永川等6个项目开始动工。”欧阳林表示,十二五期间,该市将在川、鄂、湘、贵方向新增7条高速公路对外通道,进一步增强重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辐射能力。
铁路
渝万铁路渝黔新线11月开工
“目前,重庆有兰渝、渝利、遂渝二线、南涪、渝涪二线、成渝客专、渝黔新线、渝万城际和三南铁路9个在建项目。其中,南涪线已完成全面铺轨,兰渝、渝利、遂渝二线、成渝客专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并有序推进正线铺轨,渝涪二线路基工程已完成80%以上。”欧阳林告诉记者,其中渝万铁路、渝黔新线两条铁路将于今年11月动工,设计时速分别为250公里和200公里。据了解,渝万铁路建成后,一个多小时从万州就能到达重庆主城。渝黔新线建成后,从重庆坐火车到贵阳将从现在的11小时缩短为100分钟左右。
“‘十二五’期间,该市计划投资1138亿元,建成12个铁路项目,新增通车里程958公里,全面奠定西部铁路大枢纽的地位。”欧阳林告诉记者。
轨道交通
4段轨道交通9月前试运行
欧阳林昨日告诉记者,6号线一期(五里店至礼嘉段)、6号线会展支线(北部新区礼嘉至国博中心)、3号线南延伸段(二塘至鱼洞)、1号线沙坪坝至大学城段已基本完成铺轨,预计在9月份前试运行。
此外,今年还将新开工3号线北延伸段和部分线路控制性工程,加快2号线南延伸段和6号线二期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