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增幅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平均增长水平。此外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总体上来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趋稳,物流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一些行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影响行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物流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截止到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同时伴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物流企业开始向更高目标看齐,整合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服务功能,加速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然而尽管物流发展总趋势一片大好,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增多并显示出来。
由于我国物流业的真正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展开的,因此,我国物流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起点低、起步时间晚。尽管在经济发展的带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一方面,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小,难以产生集聚效应。目前来看,我国从事物流运输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设备以及人员配备上难以满足大规模运输配送的要求。导致运送效率低下,常常导致爆仓情况的发生。加上物流企业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基本上全靠人工来完成作业更加剧了这一状况。
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严重制约物流行业的发展。这方面的成本除了物流企业设备的购买以及员工工资的发放,还包括道路通行费等来自外部成本带来的负荷。在我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为收回成本以及道路维修方面的费用,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标准会对来往车辆收取道路通行费。由于目前我国国内的的物流运输主要仍以公路运输为主,因此针对过往车辆收取的过路费无形中也被转移到了物流成本上,从而导致物流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效益。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9.5%,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高0.9个百分点。1-8月份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1.7%,比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显然成本的增长已然超过企业收入的增长,并且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扩大,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想要提升企业的效益,必须使物流成本得到有效的节制,缩小物流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
立足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影响物流业发展不利因素的解决,不仅需要物流企业自身不断探寻增强自身实力的途径,从内部解决影响自身发展的弊端,而且需要整个行业建立统一的规范来指导行业的发展。同时需要国家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问题的解决,有效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