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对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13 浏览数: 标签: 航道

为促进“十二五”期间高等级航道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证已建航道正常通航,更好地发挥效益,我们建议:

一是扩大内河水运建设资金的总量,积极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根据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形成的内河建设投融资体制已实施多年,考虑到内河航道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今后应继续坚持和确立中央与省(市、区)两级政府在航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中央需要在建设中保证一定比例的投入,才能促进和推动地方保持投入力度。地方政府增加水运设施建设的政府财政预算,以专项或指定河流航道建设的方式在建设中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继续实行“航电结合、滚动发展”政策,吸引地方与民间资金参与航运枢纽的建设;对经济带动效应明显的航道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政府资金投入比例,吸引地方资金,同时鼓励社会各类资源参与航电枢纽和少数收费航道建设,努力扩大内河航道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二是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建立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河流的开发不仅涉及到交通部门,还受水利、电力、环保等部门以及地方对水资源不同需求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建设国家高等级航道时,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发展要求,建立更加高效的航运规划建设协调机制,指定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包括内河水运在内的流域综合开发和管理,协调各个行业主管单位切实执行。例如,会同水利部门组织开展枢纽扩能问题的研究以提高船闸的通过能力;磋商交通部门研究高等级航道上碍航桥梁改造可行性和经济性以解决现有航道上桥梁对影响航道等级提升通航的影响;协调环保部门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统筹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河流资源。

三是优化高等级航道结构,加快航道建设,促进沿江经济发展。尽快研究沿江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高等级航道建设目标,保证资金投入,加快航道建设,使之尽早达到规划标准,提高水路交通竞争力,形成新形势下服务沿江产业布局和承接产业转移要求的新优势。另外,按照区域战略与沿江大开发战略要求,研究论证进一步提高高等级航道的通航等级,保证航道达标贯通,实现运输船舶的畅通无阻,发挥内河水运对产业、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是加快支持保障系统建设,提高我国内河航运的服务水平。加强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广泛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海图及显示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稳步推进内河主要航区的数字航道和水上交管系统建设,改善行业服务及监管、航道维护和建设、船舶调度及管理、船舶航行安全及运输效率,不断提高内河水运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最终实现内河水运竞争力的持续提高。强化建、管、养机制,重视航道管理与养护工作,巩固航道建设成果,坚持科技创新、健全协调机制,提高养护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长江干线航道维护、船舶更新升级,加快建设水路抢通应急设施和物资储备库,提升高等级航道维护和应急抢通能力。

分享到:
上一篇:2013第二届中国物流技术装备峰会1月启幕 下一篇:农行湖北分行创新金融服务 打造“物流银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