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京广高铁“快递”湖北机遇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12-12-27 浏览数: 标签: 快递 机遇 高铁

       京广高铁通南北,串起珍珠变玉盘。

 

  列车飞驰,环渤海经济圈、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圈等由此一线串珠,形成一条黄金大动脉,而湖北居其要津。

 

  专家评价,京广高铁将是拉动内需的大引擎,湖北跨越式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

 

  全国高铁“米”字中心

 

  全线贯通的京广高铁,与沪汉蓉、西安至福州客运通道一起在武汉交会,画出一个大大的“米”字。至此,武汉的四面八方,都有高速铁路始发或经过,以武汉为圆心的高速铁路网,正以1小时到4.5小时的到达时间为半径向外扩散,环环相扣——向北,有京石武高铁,连接郑州、石家庄、北京及东北路网;向南,有武广高铁,沟通长沙、广州、深圳及港澳地区;向西,通过汉宜客专,辐射重庆、成都等川渝地区;向东,通过合武客专、京沪高铁等连接合肥、南京、上海等华东地区;向东南,通过武九客专,形成中部至赣闽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向西北,经襄阳规划有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形成武汉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客运大通道。

 

  专家评价,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将进一步提升湖北的区位优势、枢纽地位和辐射能力,对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湖北将新建铁路项目26个,投资总额约2100亿元,新增营运里程2300公里,规模超过“十一五”。未来3年,高铁、动车开行范围将覆盖全省所有市州。

 

  “九省通衢”的湖北,正向“九州通衢”、“高铁直达”华丽转身。

 

  加速产业转移和城镇化

 

  撬动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新杠杆

 

  100多年前,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提出,工业产业集聚的第一要素是运输成本。今天,韦伯的观点得到充分印证。

 

  运营满3年的武广高铁,累计发送旅客已超过8000万人次,日开行列车增至68对,其公交化、大运量的运输模式促进了珠三角、长株潭、武汉城市圈资源的深度整合。大批广东客商到湖北投资,加速了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

 

  相关数据显示,武广高铁开通一年内,武汉引进内资700多亿元,珠三角地区占1/3左右。

 

  有武广高铁的鲜活事例,京广高铁对于湖北的影响不言而喻。

 

  台湾媒体报道称,全长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纳入28城、近4亿人口,是中国营运路程最长的高铁,对中国大力推动城镇化大有助益。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司长向东这样评价,高铁的开通,交通的突破,使武汉未来有望真正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高地和“天元之城”。

 

  专家分析,京广高铁把环渤海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及珠三角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会使武汉活力倍增,这条黄金大动脉对于沿线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将前所未有。

 

  这条黄金大动脉还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人员、物资、信息交流,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为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推动中部地区整体崛起,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京广高铁开通,还让京广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行,大大释放了货运能力。我省快递业将迎来全新机遇,消费者有望享受到快递“降价提速”的实惠。

 

  据悉,京广客货分线后,单向货运能力将达到7800万吨以上,其中武汉汉口北编组站到北京之间货运将达到2000万吨。有快递企业表示,利用铁路物流体系,其成本相比航空运送大大节省,同时又比汽车运输时间大大缩短。

 

  高铁带动旅游转型

 

  借助环渤海通道多维度开放

 

  早吃广州茶,午品热干面,晚尝北京鸭。

 

  随着京广高铁开通,沿线旅游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这对三峡旅游无疑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从北京等地进入武汉的国内游客或境外游客将会大量增加。”在宜昌市旅游局负责人看来,京广高铁的开通,有利于北方客源市场快速进入三峡,有利于开拓长江三峡旅游的华北等地客源市场。

 

  看重高铁对旅游的带动作用,沿线省市旅游部门正加快合作步伐。

 

  23日,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市旅游局汇聚一堂,在石家庄举行京港澳高铁沿线(7+31)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成立仪式,签署高铁旅游市场推广联盟协议书。

 

  未来,高铁沿线地区将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依托高铁大力推进区域旅游市场合作。省旅游局人士认为,京广高铁贯通后,过去匆匆忙忙的“跟团游”会更多地被“自助游”和“深度游”替代。

 

  经济学家则认为,京广高铁还有助于加速湖北对外开放的脚步。随着京广高铁的贯通,京津地区的高端产业、高科技产业对武汉的辐射作用将进一步加大,武汉的产业层次将极大提升。同时,湖北武汉的企业可以借助环渤海通道,扩大“走出去”的路径,实现多维度地对外开放,从而加速湖北经济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石排世界500强物流项目昨日破土动工 下一篇:“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成都论坛”成功举办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