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武汉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的贯彻实施,武汉市新洲区抓住武汉新港阳逻核心港区发展建设机遇,全力建设港城、港产、产城一体化新城,加强要素联动,努力争当武汉经济“笫四极”。他们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着力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港,一个以畅联内陆、通江达海的长江内河核心大港地位明显提升,为推动湖北武汉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区位独特 水陆要冲
素有历史文化之称的阳逻古镇,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我国交通大动脉京九、京广铁路线夹境而过,京珠、沪蓉、大广、武英、武汉绕城高速连通四方,镇内距军民两用机场——阳逻机场和天河机场仅30分钟车程。它既是武汉通往沿海的长江咽喉,又是武汉东面门户及鄂东北和豫、皖、赣地区进入武汉的水陆要冲,更是通江达海、畅联内陆、发展多式联运的风水宝地。
武汉新港阳逻核心港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十字交叉点,长江中游阳逻段左岸,不仅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而且得水独优,常年水深7~15米,通行5000吨级船舶,丰水期可停靠万吨级巨轮,为长江中游上至宜昌、下至湖口2000余公里中惟一的天然深水良港。
2011年,阳逻港集装箱二期码头正式启用,集装箱吞吐能力提升至120万标箱。2012年阳逻港年实现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78万标箱。2012年8月27日阳逻港集装箱三期工程开工建设,17个5千吨兼顾万吨集装箱泊位及配套设施,形成年48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使阳逻港成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体,兼具钢材、粮食、矿石、散货等多种货物运输功能,集仓储、交易、保税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物流枢纽港。
近年来,阳逻港吞吐量增长居长江内河港口之首,已成为长江内河知名的物流大港,对畅通物流大动脉、引领产业聚集与创新发展模式、带动湖北武汉产业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着更多制造业与物流服务商争相进驻,成为利用水运优势发展多式联运物流的首选。
截至目前,已经入驻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的企业达130余家,初步形成了临港物流产业集群、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重工机械设备产业集群、电力设备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七大产业集群。西门子、武船、阿尔斯通、武钢、武汉重冶、一冶钢构。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看中阳逻板块的物流优势及发展前景,扎堆进驻。以阳逻港为节点,辐射陆域腹地湖北、河南、四川、江西、湖南等省500公里范围内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随着长江航道的疏浚,“十二五”期间,阳逻港可在3000公里的范围内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等国际港口实现万吨班轮常年直达,其货运集散能力越来越强。目前,已为重庆港、泸州港等港口提供中转服务,其功能辐射将推动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
多式联运 畅通便利
武汉至上海洋山港区“江海直达”航线,被视作阳逻港的“生命线”。为提升“江海直达”效率,2011年7月,武汉市推出9项优惠政策,包括对准点航班实行奖励、给予专用通道等,2012年6月,武汉“江海直达”船升级为8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