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在北京举行《规划》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省长谢伏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等回答了媒体提问。
航空经济引领现代产业基地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规划》明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面积415平方公里。战略定位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谢伏瞻介绍,到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货邮吞吐量将达到300万吨左右;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0亿元;营商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建成进出口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现代化航空都市。
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谢伏瞻表示,实验区将以郑州大型航空枢纽为依托,以河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河南省将确保到2015年全面完成郑州机场二期建设任务。巩固深化和大型航空公司的合作,加密郑州到欧洲、美洲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航线和航班。完善以郑州新郑机场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对接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通道,降低物流集疏成本。
此外,河南还将积极推进郑徐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运输网;完善机场周边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加快建设使用区内的环线加放射线的快速路网;推进区域性转运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卡车航班,探索发展高铁快递业务,提升陆空衔接、多式联运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实验区独特的公路铁路集疏优势。同时,集聚关联企业,发展航空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冷链、药品、快递等特色产品的物流,促进国际中转物流快速发展。
郑州机场将成三大枢纽机场重要补充
李家祥介绍,2012年,全国民航旅客吞吐量平均增长9.2%,河南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5%。2012年全国货邮吞吐量平均增长3.3%,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47%。民航局将在国家机场建设总体规划布局方面突出发挥郑州机场的区位优势,郑州机场将成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在中原地区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将引导航空公司向郑州机场聚集,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推动郑州机场开辟国际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