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舟山新区海洋经济“扬帆起航”
来源:浙江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3-04-26 浏览数: 标签: 舟山新区 扬帆起航

  1300多个岛屿连成的群岛散落在海面上,空中俯瞰,一座座绿茸茸的山头美不胜收。这便是位于我国东部海面的舟山群岛。

 

  2011年6月30日,舟山传喜讯,国务院批准在这里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千岛之城由此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记者抵达采访时,只见新区建设热火朝天,招商引资紧锣密鼓,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工商企业相继开业,一如上个世纪80年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特区。

 

  风正帆悬好时节,千岛之城正起航。

 

  新区政策有“三新”

 

  新区发展,规划先行,并有相应的政策支撑。浙江省和舟山市抓紧开展新区的发展规划,今年1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舟山群岛新区,规划亮点何在?政策新在哪里?

 

  翻开《规划》全文,发现“三新”成为三大亮点。最新的一点是,国家批复同意建设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同意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港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

 

  须知,这一定位获批难度相当大,多少城市渴望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与自由贸易园区类似的六类特殊经济园区,但目前尚无与自由贸易园区完全对应的园区。随着我国的发展,建设自由贸易园区将被看作开放发展的新路径。

 

  而国家把这块“金字招牌”交给舟山,是因为舟山群岛新区在建自由贸易园区方面,有“监管方便、辐射很广、功能特殊和风险较低”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第二个亮点是,国家同意在舟山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国际物流枢纽。

 

  专家认为,建设舟山国际物流枢纽岛,有利于集中建设大宗物资国家战略储备基地,保证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的供应安全。

 

  第三个亮点是,国家明确赋予了舟山群岛新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管委会。这将有利于舟山新区自主决策,提高行政效率。

 

  目前舟山市委书记和舟山群岛新区管委会主任由浙江省副省长孙景淼担任。省政府目前已将很多省级权限下放给舟山。

 

  国务院对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的批复,让舟山人备受鼓舞,他们从中看到了新区的新蓝图,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梦想。

 

  新区蕴含大商机

 

  舟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局部来看,舟山地处东海门户、长三角通往大海的最前沿。

 

  从全球看,舟山是环太平洋国际运输主航道上的“黄金点”,1000海里的辐射圈之内,有香港、高雄、新加坡、釜山、大阪等环太平洋重量级大港,海洋资源丰富。

 

  基于这些条件,舟山群岛新区制定了自己的产业规划:港航物流产业、海洋工程与船舶产业、海洋旅游业、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和现代海洋渔业。

 

  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及其产业政策,吸引了众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争饮新区“头啖汤”。记者获悉,紧盯舟山未来重要大宗货物集散中心的地位,来舟山注册成立物流运输和仓储的企业,曾在半年之内新增数百家。

 

  据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处长张翼向记者介绍,在浙江省2011年和2012年举行的“海洋经济洽谈会”上,舟山与客商分别签订投资协议500亿元和300亿元。其中在外的“浙商”尤其积极,纷纷回乡投资,反哺桑梓。

 

  22日,记者在舟山采访时,看到舟山有43个重大项目同日开工建设,总投资377亿元。开工地点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客商的投资选择都得到应有的回报。“我们的业务更加繁忙了,公司码头运量持续增加,日本、韩国、欧洲的客商都来与我们洽谈合作。”舟山世纪太平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沛说。

 

  新区开局传捷报

 

  舟山之行,记者耳闻目睹了新区建设的喜人成果。

 

  看,长达50公里的舟山跨海大桥建成后犹如长龙卧波,极大地便利了舟山与岛外的往来,使其融入沪杭3小时经济圈;水上交通直达日韩,机场航班可飞10城;用水用电满足需要并有盈余。

 

  舟山市城小人少,常住人口只有114万,其人均GDP却已达7.5万元,在浙江仅次于杭州、宁波。全市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亿元,增长10.2%。

 

  水涨船也高。随着GDP的增长,百姓收入随之增长,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224元。不少居民买起了私家车。

 

  舟山各行各业中,发展最快的要数港口物流业。港口常年繁忙吞吐,货物通往五洲四海。去年舟山港域吞吐量达到2.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0.3万标准箱。

 

  临港工业也在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船舶修造、水产品精加工、石化和大宗物资加工等产业支柱的现代临港工业体系。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15亿元。

 

  舟山的建设成果不胜枚举,可谓捷报频传,开局良好。“再过10年,舟山一定大变样。”舟山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说。这一点,记者深信不疑。

 

  舟山国际物流岛浮出水面

 

  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驻企去年贡献税收3400万

 

  舟山群岛新区按照国务院批复规划建设的国际物流枢纽岛目前已浮出水面,全市海运运力达到505万载重吨,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入驻企业去年成交120多亿元,贡献税收3400万元。

 

  国际物流岛是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的蓝图之一。根据规划,到2016年,实现大宗商品交易额2500亿元,港航物流业占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8%。

 

  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规划而建,于2012年1月6日开业,股东由舟山港集团、武汉钢铁集团、中国国电集团、沙钢集团等12家大型央企、国企和知名民企组成。它集商品交易、公共信息、口岸通关、航运综合、金融配套和行政审批等六大功能于一体,各项业务均在一栋大楼内完成,目前已引进包括加拿大国能、陕西焦煤集团和浙江物产环能等20家有影响力企业的贸易实体落户并开展传统现货贸易,注册资本金累计超过7亿元,去年完成现货营业额120多亿元,为舟山贡献税收近3400万元。

 

  交易所以现货订单交易为试行,上市了“电解镍、电解铜、船用油”三大交易品种。目前,交易所实施现货挂牌交易模式。

 

  在海运运力方面,舟山全市已达到505万载重吨,万吨级以上船舶运力占总运力一半以上。去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2.9亿吨。

 

  与国际物流枢纽岛相配套的服务业稳步推进。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港航综合商务区和小干岛海上金融商务区正加快推进,将提供完善的涉港涉海服务。去年获批的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口岸联检综合大楼、配套码头及作业区、信息化平台等六大项目均已启动,今年将在规定期限内封关运行。

 

  蓝色经济看舟山

 

  舟山群岛新区大小岛屿1390个,名副其实“千岛之城”。

 

  “千岛之城”古称海中洲,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已有6000多年。在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对外开放进程中,舟山狠抓基建,拓展腹地,积聚优势,蓄势待发。

 

  2011年6月30日,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舟山,迎来了千帆竞发的历史时刻: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对新区提出了“三大战略定位”、“五大发展目标”要求。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舟山,迈入发展新时期。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为舟山发展海洋经济再添动力。今年初,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得到了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将新区“五大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四岛一城”,即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集聚岛、国际生态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并将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逐步研究建设“舟山自由港区”,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舟山,驶入发展快车道。

 

  新区成立以来,发展态势迅猛,带动效应初步显现。招商选资势头良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去年开业,通过发布舟山价格、舟山指数,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首批400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舟山。海洋强市战略初步显现。去年,全市GDP增速居全省第二,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8.7%。今年计划投资达156.1亿元,其中超过半数为海洋产业项目。4月份将新开工重大项目43个,总投资额377.4亿元,既有水产品、海洋食品加工、船配件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也有大量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目标瞄准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这个肩负探索海洋综合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为建设海洋强国作贡献的历史使命的“千岛之城”,必将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因海而兴、因海而盛、因海而名,点亮美好的中国梦、点亮中国人数百年来的蓝色海洋之梦。

分享到:
上一篇:铁路部门特事特办确保救灾物资运输 下一篇:中联航“爱心航线”全力保障救灾物资运输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