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衢州物流探索转型升级
来源:浙江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3-06-27 浏览数: 标签: 衢州 物流 探索 转型升级

  近日,在衢城东面的衢州综合物流园区内,记者看到,一座座厂房正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这是衢城物流园区的一角。

 

  纵观衢城,大物流的雏形已成型,综合物流园区、工业新城物流园区和百家塘物流商贸园等物流园区分布四周,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城乡物流集结网、便利型城乡商贸综合物流连锁网、快捷型小件快运网“三网合一”贯穿城乡。四省边际的得天独厚地理位置,高速公路、国道、航运、铁路和水运发达,工业经济兴起,这一切都为衢州市打造成四省边际物流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衢州市物流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衢州市经济发展中的“短腿”。随着便捷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衢州物流业正面临着被“通道化”的严峻挑战。衢州物流要打造大航母,必须转型升级。

 

  借力发展

 

  目前,衢州市物流企业培育有一定的起色,拥有了巨化运输公司、市汽运集团、柳丰物流、驰骋物流等一批物流骨干企业,但与外地一些优秀物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瞄准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机制和先进的物流运行管理系统,同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进、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谈到衢州物流业的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去年年底,由北控集团投资的城市物流综合体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建成将有力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板块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还有像雨润集团、传化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的投资项目正在洽谈中,这些大集团、大公司计划依靠衢州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及“四省通衢”物流辐射优势,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四省枢纽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专业市场集聚中心。

 

  “争取‘十二五’期末,衢城市有省级物流龙头企业2-3家,市级物流龙头企业10-15家。”市物流协会负责人表示。

 

  信息建设

 

  从全国物流发展方向看,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培育一批物流信息企业,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货物运输管理、物流信息发布、网上交易和电子口岸等提供服务,支撑物流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衢州市物流协会副会长、柳丰物流负责人汤春柳表示,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发应用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促进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和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推广应用国家、行业物流标准,加快推动新技术应用,如GPS卫星定位系统、托盘、电子标签、储运条码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等技术,提升行业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推动全市重点物流基地、物流龙头企业基本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物流业务,实现与省物流公共平台互联互通。

 

  目前,衢州市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已建成衢州物流网、浙西物流网、九方物流网、好运物流网等多个专业物流网站。其中,衢州物流网已在业内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不少物流企业都会在该网站寻找物流信息。全市应用园区“一卡通”通用软件和普通通用运输软件的企业达114家;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创办的专业粮食贸易网站—“中国网上粮食市场”,已累计实现交易量181.37万吨,交易额达41.14亿元,网站注册用户达3428家,其中交易客户1024家;2012年10月,巨化56168物流配载交易中心上线试运行,该网目前已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实现了化工产品网上实时配载跟踪管理。

 

  转型升级

 

  除了引进先进物流企业,本地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必由之路。

 

  “要打造四省边际物流中心,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未来的物流发展并不再是传统的将货物从A地运到B地。”一位物流行业的人士表示,围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要求,推进衢州市的物流业从传统简单的货物运输模式,转向为先进装备制造、氟硅新材料、金属制品、新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提供优质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运输模式。

 

  近几年,柳丰物流便着手转型,成立了危化品技术研究所、物流技术研究所,目前已经研发了多项专利产品应用于物流。此外,还加强物流信息建设,建立衢州物流网,服务物流企业。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衢州市物流企业众多,呈现“小、散、乱”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衢州市物流做大做强。对此,该业内人士提出,围绕物流企业做大做强要求,可以考虑对衢州市的物流企业进行联合、整合、兼并、重组,通过资源整合,或与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2010年成立的衢州快运联盟,如今已有50多家物流企业加盟,通过抱团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行资源整合、共享,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操作规范、统一业务标准,降低物流成本,在行业内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分享到:
上一篇:第十六届浙江物流经理人沙龙本月29日召开 下一篇:海盐物流业探索“突围”之路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