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1995年12月28日,绍兴在雨雪中迎来了杭甬高速绍兴段的开通,绍兴交通人火热的激情驱散了逼仄的寒冷,杭甬高速像一条彩带横贯绍虞平原北部,绍兴经济从此进入“高速时代”。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18年来绍兴交通捷报频传,上三高速、甬金高速、绍诸高速及杭甬运河、绍兴港等一个个重大工程陆续建成,公交城乡一体化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绍兴综合交通体系变得越来越厚实。
2013年夏天,绍兴交通更是惊喜不断:杭甬高铁通车;被称为“世界最难工程”之一的嘉绍跨江大桥通过交工验收不久即将通车,绍兴人的出行方式将从“高速时代”向“高铁时代”、“大桥时代”迈进。这座千年古城蕴含的经济潜能将被进一步激发,她的文化底蕴也将通过延伸的交通网络被越来越多的旅客所熟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既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中国梦”也是独立的个体,它是由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变革时代的中国人的“梦”所组成的。“交通梦”是“中国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绍兴交通实现梦想的践行者,绍兴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正克服艰难险阻,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综合路网梦、水运复兴梦、美丽交通梦”的梦圆时刻。
记者:李强省长调研省交通运输厅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大交通的要求,核心是“通达、快捷、经济、安全”,绍兴是如何推动现代化大交通发展的?
章剑谷:李强省长的八字核心要求,高度精炼地概括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期待和要求,高度精炼地概括了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绍兴交通目前处在建设高潮持续期、转型发展推动期、综合体系构建期,贯彻落实李省长的讲话精神非常重要。我们将按照“八字”核心要求,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大力弘扬“当先行官、做孺子牛”核心价值理念,全力推进绍兴现代交通建设。
一是立足“大项目”,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今年1-5月份,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6%。省内外瞩目的杭甬客专、嘉绍跨江大桥已经或即将投入运营,绍兴步入“高铁时代”、“大桥时代”。杭绍台高速项目已通过省厅组织的工可审查,完成专项报告编制,全面启动规划选址等审批工作,杭绍甬高速项目完成线位方案报告。
二是实施“大整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狠抓城市“治堵”,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制订公交发展“五年规划”、“三年计划”,开通BRT1号线,优化调整市区公交线路,推进公交企业国有一体化整合。严抓公路“治超”,加强源头管理,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治超行动。细抓桥梁“治危”,实行分级监控和分级响应,推行“桥长制”。重抓路边“三化”,在市区公路实行网格化管理和“路长制”,“拆违控违”、“三改一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促进“大和谐”,有效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吸取省内外重大事故教训,开展安全隐患摸排和危化品运输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公路“三防”抢险、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水上应急演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全市第七轮行政审批改革,审批承诺办理时限缩减至4.8日,为平均法定办理时限的24%。加快物流、水运发展步伐,研究扶持政策,开展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引导集亚物流、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健康发展。
四是开展“大整风”,着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制定、实施廉政勤政约谈制度、行风效能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强作风、重民生、促阳光、保廉政”系列活动。加强局管干部和后备干部管理,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中层干部。以交通“三好”评选活动为平台,收集建言献策评出“交通好声音”,挖掘好人好事评出“交通好形象”,开展技术比武评出“交通好能手”,营造争先创优、向上向善良好氛围。路政员章利军被评为绍兴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全省“十大交通楷模”。
记者:今年是绍兴交通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即将通车的嘉绍大桥,翘首企盼迎来的“高铁时代”,刚刚开通的BRT快速公交作为城市治堵的探索者,正让绍兴的“交通梦”照进现实。这些大项目的建成,对绍兴的交通发展有哪些具体的意义,对绍兴市经济和社会又会带来哪些积极的效应?
章剑谷:今年夏天,对绍兴交通来讲确实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高铁开行、大桥通车,将对杭州湾都市圈乃至整个长三角的交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绍兴交通也将实现从“走廊式交通”到“枢纽式交通”的重大飞跃,绍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进程将进一步加速,绍兴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也会得到提升。
在交通变革带来的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中,绍兴可更多地从上海、杭州等城市吸纳本地紧缺的生产要素,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快更厚实的技术、资本、信息支撑;绍兴旅游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将面临良好机遇。快捷的交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绍兴旅游观光;“高铁”概念让镜湖、袍江新区开发获得良好契机,为推进绍兴大城市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交通格局的变化,也必然给市民生活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人们的工作圈、生活圈得到拓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模式乃至思想观念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久前,我们开通了绍兴首条BRT快速公交线,这既是治理城市道路拥堵的探索和尝试,也是配合高铁开通、最大化发挥“高铁效应”的举措。今后几年我们还将陆续建成、开通多条BRT线路并连接成网,届时BRT在城市治堵、促进城市组团融合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记者:作为绍兴交通的掌舵人,您的交通梦是怎样的?在未来,绍兴交通还将开启哪些“圆梦之旅”?
章剑谷:作为绍兴交通部门的领导,我的“交通梦”有很多,涉及交通运输工作的方方面面,概括地讲,就是最大程度地做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交通需求。今后一段时期,绍兴交通将重点开启以下“圆梦之旅”:
一是“综合路网梦”。高速公路方面,建设形成“一通三纵三横三连”骨架网,境内高速总里程将达到620公里,重点是新建杭绍台高速和杭绍甬高速,两项目绍兴段总投资分别为370亿元、101亿元,建成后绍兴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稳固。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方面,继续实施国省道升级改造及建设,远景规划至2020年形成“七纵六横”的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方面,今后五年规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200公里,进一步提升地方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的连通率。铁路方面,按照“两纵三横”干线铁路网目标,建成途经绍兴的第二条高铁杭长客专(绍兴段),重点研究嘉绍台城际铁路、甬金铁路及市域轨道交通与杭州轻轨对接的相关工作。
二是“水运复兴梦”。绍兴是有名的水乡,发展水运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将利用国家内河航运复兴计划、浙江“港航强省”战略实施的有利契机,推动绍兴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绍兴水运复兴,使绍兴内河航运真正实现通达江海、河海联运。
三是“美丽交通梦”。具体落实在三个方面:一要建设“美丽道路”,做到“风景在路上”、“路上皆风景”。二要促进“绿色运输”。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公交优先发展,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船舶,建设“智能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三要打造“美丽队伍”。要通过“三好”评选等平台,使章利军式、田宏梅式、“三免的哥”式的先进模范不断脱颖而出,带动干部勤政廉政、职工爱岗敬业,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