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5日在作专题报告时指出,对于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取向,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化的调控。
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近日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四场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作了《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专题报告。
我国经济运行“三稳四进”
徐绍史指出,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表现为“三稳四进”。
第一稳是国民经济运行比较平稳。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都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同比多增31万人,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
第二稳是三大产业发展比较平稳。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第三产业延续了增速稳步提高的势头,同比增长8.3%。
第三稳是三大需求增长比较平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3.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3.7%,比去年又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增长10.4%,进口增长6.7%。
所谓“四进”,一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继续向好。夏季粮油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638亿斤,比去年增加39亿斤。夏收油菜籽产量继续增加。早稻面积增长,长势较好,丰收有望。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比全部工业高2.3个百分点。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3%,比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4%,化学需氧量等排放量同比继续减少。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发布实施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国务院已决定取消和下放183项行政审批事项。顺利实施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新机制,调整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出台了调整和规范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完善核电上网电价机制等改革方案,脱硝电价改革由14个试点省份扩大到全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出台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四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2%,高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增加农村贫困地区高等教育定向招生人数。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上半年基本建成236万套,新开工440万套。积极稳妥应对H7N9禽流感公共卫生事件。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序开展,岷县、漳县抗灾抢险工作也在抓紧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别化调控
对于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取向,徐绍史指出,中央已经明确,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