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月中,正是各大企业支付供应商货款的“黄金”时候,谣言自然不断的发“效”。在高速澎涨的后市场随着个别企业的退出自然也就多了一份高额的诚信缺失。高速发展的暴利时代带来的管理问题正随着利润的下降进一步的摆在了各企业家的面前。在进一步开源的同时,如何在公司管理内部进行节流也理所当然的体现出来。COSTDOWN成为了不少厂家在这段时间沉重的痛。改革势在必行,不少厂家为了迎合市场价格的需求,不停的在产品方案上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精减。短时间内2521、2531、786、785、779等一大堆芯片更是应运而生。488、388等出厂价更是排在了行业媒体的首页。在这不再对这一事件做过多的评论。单从公司内部如何程序化管理采购进行一些抛砖引玉,以供大家参考。
后市场有两个职位很多企业是没有设置的:产品经理和开发采购,顾名思义这两个位置的重要性就不再做太多的解释。也有很多企业是相关人员在充当相应的角色(既是兼任自然也就会只担当了部分权利却忽略了对应的义务)。如何设置这些职位并定出相应的岗位职责也就不再多说,少了这两职位(开发体系)的协助,后市场想在采购成本控制上做太多的改变基本上来说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体系。但相应可减少的空间还是很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采购的成本控制值得一试。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交期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采购技巧的探讨。
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理论上有很多技巧,更有专业的工具书供大家参考。个人认为后市场应从自身企业状况、价格与成本分析、谈判技巧、标准化四大块来进行协调。首先明白自身的企定状况(资金状况、行业地位、订单状况、交通状况)与同行的区别在哪里。千万不要在供应商面前去鼓吹自已企业的虚假信息,这样只会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却降不了成本,毕竟圈子很小,你东家的哪点状况大家都还是知道的。价格与成本分析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所采购物料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者是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不了解所采购物料是否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同时也就失去了谈判的筹码。谈判的技巧是达成彼此认同的协定过程,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更要让对方认可的是公司的文化。原则上来说好的谈话方式通常能达到价格降低幅度在3%到5%左右。如何把单一的买卖变成长期深度的合作技巧尤为重要。采购定单品质、交期、价格、付款更应形成一套标准化的体系。定期进行PDCA的管理循环而不断的进步。这里特别强烈的就是体系的诚信也就是执行性。明明说好了15号付款结果让别人跑了三百公里等了三个小时一句“明天再来”就打发走了的想让别人不谣传你要倒闭都难,又何来深度合作降价之说。
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以上的成本降低方法如何有效运用,同时还得考虑所采购物料的具体情况。具体可以分为几类来进行对应策略性处理。对于影响性较小的采购(贴纸、配件等),可以采用比较性价格分析(以月为单位对体系内不同供应商进行市场报价咨询和跟进处理)。而对于价格波动特别大的物料(锡块、包材、公模等),采购人员就得花费更多时间去了解市场并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强调的是大家都忽视的包材随着纸张的价格波动成本也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一块相对而言技术含量本就是最低的),压根没必要建立什么深度密切合作关系。重要物料的采购(地图、机芯、芯片、屏等)基本上都是开发副总以上的人员在进行跟进沟通,而这种非采购专业人士的跟进自然也就没有了持续性,唯有等到想起时才电话沟通象征性的降价跟进而少了系统性的程序跟进。针对此种物料相关采购跟进人员应定期有市场调查上报给相应领导并跟进实际订单价格。有进出口权企业更得好好利用出口退税这一国家政策进行相应物料采购(这一块利用的好降的成本空间可不小)。最后针对普通通用性物料的采购可以采用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或者联盟性质的关系,使用目标成本法合理分析物料成本组成。这里特别要说到的就是模块类(蓝牙、收音等)成本空间还比较大的。
乱说了一通采购成本降低的方法和策略,这也是多年来自个的一个不成理的经验。一直工厂管理的过程中也就得罪了很多人。结尾也就不得不讲的一个可悲的现象,那就是行业采购道德风的建设。如果说硬要把这层纸扯破的话,谁又能说自个的采购部门是干净的。有来自老板领导朋友亲眷都在里面蚕食,在大好形式高速发展业务销售开发人员赚得个杯满盆涨的时候谁又在关心一线的采购的待遇。在管理缺失、心理需求、市场引诱、领导默认的情况下,行业采购潜规则也就迅速的发展了起来。拆开机器一看就知道成本是多少的比比皆是,却还在那自欺欺人用的都是最好的物料。在竞争加剧的今天,想要在节流上面有所改善,毫无疑问的都把矛头指向了采购,可积累下来的利益链已经形成,再要去动大家的奶酪,注定是有去无回。谁能狠得下心来动这个利益链致死地而后生,还是让大家拭目以待吧。但愿能看到真正能控制好的企业能越来越多,让我辈供应商也供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