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海运业经历低谷期 5年行业市值缩水6成
来源:环球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3-09-06 浏览数: 标签: 海运业,经历,低谷期

  海运是典型的周期行业,如今正经历着行业整体低谷。A股市值排名前二十的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足以买下整个海运行业的所有公司。其中,海运股市值最大的*ST远洋已经披星戴帽,由于连续两年亏损,该公司为保壳扭亏无奈选择断臂求生。

 

  5年行业市值缩水6成  

 

  按9月2日收盘数据计算,*ST远洋市值314.66亿元、中海集运261.70亿元、中海发展145.03亿元、招商轮船104.80亿元,市值过百亿的航运股已经屈指可数,15家海运公司累计市值仅仅有1199.58亿元。而在5年前,当时的中国远洋一家公司市值就高达1534.48亿元,比现在整个海运行业市值还高出334.90亿元。从现在A股总市值排行来看,超过1200亿市值的企业就有20家,中信证券1218亿元的总市值,足以抵得上海运板块的整体市值。

 

  数据统计显示,如果剔除当时尚未上市的海峡股份和渤海轮渡,2008年9月2日13家海运企业总市值达到3043.56亿元,而昨日这13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只有1117.38亿元,同比下滑63.29%。

 

  市值大幅缩水,源自海运股股价5年来的大幅下跌。*ST远洋、中海发展、中远航运、*ST长油和中海海盛5年来分别下跌78.90%、69.38%、65.71%、51.84%和50.99%,这5只跌幅最深的个股中已经有3只进入了风险警示板。

 

  半年报整体亏损45亿  

 

  上半年,国际经济贸易复苏乏力,回暖迟缓,航运市场受供需失衡加剧影响而持续低迷,航线运价低位波动,货量需求萎靡不振。今年以来,形势进一步恶化。上半年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平均值仅相当于2008年的13%;国内典型航线(例如秦皇岛—广州)运价不到2008年平均运价的一半。航运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已经陷入行业低谷数年的航运公司仍然业绩乏力。

 

  数据显示,15家航运公司仅有3家微利,7家公司亏损过亿,亏损最多的中海发展、*ST远洋和中海集运上半年分别净亏12.66亿元、9.90 亿元和9.49亿元。虽然相较去年同期行业亏损76.37亿元,今年上半年航运公司业绩略有扭转,整体减亏为30.99亿元,不过,行业整体减亏主要源自保壳压力巨大的*ST远洋,该公司去年同期亏损48.72亿元,上半年大额减亏38.82亿元,减亏额比行业整体还多出7.83亿元。

 

  实际上,减亏的主要原因在公司确认两项资产出售。上半年*ST远洋出售中远物流,取得投资收益18.46亿元,出售中远集装箱工业,取得投资收益29.60亿元。此外,上半年干散货租船亏损合同拨备同比下滑67.74%,助营业外支出同比减少8.72亿。通过大幅出售资产和调整亏损拨备,二季度*ST远洋净利9.98亿元,实现自2011年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分享到:
上一篇:中远集运获得海事劳工国际通行“护照” 下一篇:航空业营改增利好实施仅1个月 客机关税重回5%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