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午10时,在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的青岩街上,几辆运输车正停在路边装货,车前的货物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这些都是从青岩刘村发往全国各地的,什么样的货都有。”一名正在现场装货的物流公司工作人员说。
在号称中国淘宝第一村的义乌青岩刘村,由于做电子商务生意的人很多,不少快递物流公司直接将营业点设在青岩街,以致青岩街除了饮食店,最多的就是快递物流公司的营业点。
在青岩街一幢沿街房屋的地下室,几名年轻人正在电脑前与客户联络,一台打印机正在打印发货单。地下室的另一角,两名工作人员在包装等待寄出的笔记本散热器,包装好的商品堆了1米多高。当天,这家网店共卖出300多个笔记本散热器。
这是义乌青岩刘村的一家普通网店。在该村,据说类似的网店有2000多家,其中有多家金冠店、数十家皇冠店,200多家网店年交易额超过千万元,义乌青岩刘村也因此被不少人誉为中国淘宝第一村。
不过,这一头衔如今出现了一些变化。
上月中旬,阿里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淘宝村现状调研报告,并公布了中国十大淘宝村榜单。之前一直号称中国淘宝第一村的义乌青岩刘村意外让出第一的宝座,以15亿元的年销售额不敌河北白沟村(年销售额20亿元),屈居中国十大淘宝村榜单第二位。
为何让出第一交椅
对于此次被河北白沟村赶超,不少在义乌青岩刘村开网店的网商认为,这是因为青岩刘村现有的基础条件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壮大。
余云辉已在青岩刘村开网店6年,专营针织类服装。他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期间,他的网店平均每天要发500多个包裹,每月光快递费就有12万元。其中,仅打底裤就卖了200多万元的货,如果以15%的平均利润计算,这会给自己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不过,余云辉坦言,目前青岩刘村最大的瓶颈是仓储用地严重不足,这制约了一些规模较大网店的发展,以致不少网店做大做强以后,不得不搬出青岩刘村。“说不定一两年后,我也会搬出青岩刘。”
在义乌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分院院长、义乌市场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红英看来,此次青岩刘村让出中国第一淘宝村宝座,并非偶然。
赵红英告诉记者,河北白沟村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箱包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早在2008年,河北省首个箱包网上批发交易平台—万户通电子商务平台就在白沟新城开通。该平台由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打造,旨在通过电子商务形式,改变以白沟市场为代表的专业批发市场运营模式,促进相关区域产业升级。白沟箱包现有40大类、1200多个品牌、50多万个花色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6%,市场年交易额达75亿元。
而义乌青岩刘村缺乏产业支撑及电子商务行业门户平台,小而散的网商经营的都是日用小商品,缺乏产品品牌、品质特色及价格优势。随着天猫、速卖通、敦煌、eby等新平台网商的冲击,淘宝网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受电商人才紧缺、工资水平提高、房租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青岩刘村网商不得不迁往别处,从而导致青岩刘村的交易额增长缓慢,由中国淘宝第一村滑落为第二位。
义乌电子商务亟须转型
义乌市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刘文高认为,现在青岩刘村的功能已从当初的电子商务创业基地转变为电商人才的孵化器,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黄埔军校”。可由于仓储用地有限,一批在青岩刘村成长起来的大网商先后搬出,这是青岩刘村年交易额不及河北白沟村的主要原因。但青岩刘村下降的只是交易额,在行业中的地位很难被其他地方超越。
刘文高呼吁说,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青岩刘村的扶持力度,争取尽快建一个智能型物流仓储中心,加快淘宝村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
赵红英则认为,最近义乌上下正在开展“鸡毛换糖”再出发大讨论活动。青岩刘村应乘这股东风,克服房东和摊主心态,充分利用义乌市场的优势,大力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另外,青岩刘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历程是义乌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青岩刘村目前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可能也是今后义乌电子商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义乌要想做强做大电子商务,同样需要加快电子商务领域的转型升级。”赵红英说。她建议,义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行业协会与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共同投资成立行业门户网站,以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二是引导淘宝网商转型发展,注册成立公司,从C2C(个人对个人)逐步向B2C(商家对顾客)或B2B(商家对商家)发展;三是引导传统企业和市场经营户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下交易和线上交易互促共荣发展;四是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服务义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五是充分发挥义乌工商学院的电子商务培训作用,实现政校企的全面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