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归来历时113天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3-09-24 浏览数:

  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实施的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大洋31航次),自2013年6月5日从青岛起航以来,先后前往中国南海、中国大洋协会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矿区开展下潜作业,中途停靠波纳佩港补给。9月19日,其支持船舶“向阳红09”船顺利返抵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并将于9月24日返回青岛,航次历时113天。

 

  在现场,潜航员傅文韬告诉记者,蛟龙号的作业能力非常精细,可以较好地开展海底地质和生物的拍摄、取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女科学家唐立梅向记者介绍说,她所参与的下潜取得的生物样品非常丰富,海底的震撼景观让她感到十分的兴奋和惊奇,回去将对采集上来的珊瑚、寄居蟹、海葵等生物样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三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春生告诉记者,他主要参与的是对海底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的调查工作,获得的视频资料质量很高。能够充分发挥科学家们的主动性,根据研究需求和目的有选择的采集样品。通过下潜积累了经验,将进一步推动作业工具和设备的开发、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评估,为更加深入的认识海洋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参与深海科技交流奠定基础。

 

  据悉,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大洋31航次)从深海带回了71种共390只生物、161枚结核、8块结壳、32块岩石和180公斤沉积物等样品。

分享到:
上一篇:免税政策促进山东小微企业发展作用显现 下一篇:中国空中交通拥堵已对经济构成影响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