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物流业依旧是散而小,分布各地,各自为战,大多还是以零担为主。先前,不少做物流的从市区龙化路搬迁到大华物流市场,这几年又在思源路一带汇聚了一些经营户。”近日,做了十七年物流工作的衢州市快运业协会会长、双洲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元枝谈起衢州市物流业的现状,如是说。
傅元枝是从1996年开始做物流的,一直到现在还是以零担为主。2005年,他成立了双洲物流有限公司。随着业务量逐年增多,傅元枝还在广州市、佛山市设立了物流分部。“最多时,公司拥有30多辆大小不一的货车。以前做物流,我也搞过挂靠车辆,后来因为风险大,不做了。现在的物流车辆均是自己的,有21辆车,当然车辆的吨位比以往大些。”傅元枝说。
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物流行业普遍经营惨淡。傅元枝想到了抱团经营,共抗风险。在他牵头下,成立了衢州快运联盟。“我们现在的快运业协会,前身就是快运联盟。”他说,协会成立后,会员单位之间能互通有无,交流信息,互相介绍业务,使得零担专线的拼货能及时完成。以双洲物流为例,公司专营广州地区的专线,以前三天才走一辆车,现在一二天就出发。这不,今年9月21日,他一天就运出100多吨货物。现在,双洲物流一年的货运量大约是8万吨至10万吨,成了同行的佼佼者。
“我也是以零担为主的,每天的货物量100吨左右。”衢州顺发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田佳认同傅元枝的观点。
张田佳是从2003年开始做物流,于2007年将公司搬迁到大华物流市场。张田佳说,现在衢州市60%的纺织企业由他提供物流运输服务,如衢州纺织、常山纺织、民盛纺织和衢州梦家园等,还有开山、红五环、志高等企业的机械配套产品和零件。
“一个大变化是,五年前我们是上门找企业,寻客户联系业务,现在由于企业主的观念改变了,变成业主找我们进行物流配送。”张田佳从一辆车做起,现在已拥有12辆货车,专营衢州至绍兴、宁波地区的专线。
张田佳分析说,现在做物流竞争相当激烈,是到了洗牌的时候了。“没有经济实力,物流难做大。”张田佳替企业做物流服务,一般起码要垫资两三个月,因此充足的流动资金是必备的。而且,做物流离不开劳动力,像他一家企业员工就有35个。他说,这些年,由于运费一直没涨,可劳动力成本和油价却一路上涨,因此导致利润空间大大缩小。还有,大货车的驾驶员难雇,现在大家的经济条件好,参加大货驾驶员培训考试的人是日益减少。“如果不科学控制成本,合理调度,几乎没有利润。”当下,物流业竞争激烈,势必会导致一些实力弱的人退出物流行业。
“要改变现状,只有抱团经营。”傅元枝估计,目前市本级做物流的有300多家,当然这是不包括在市农贸城经营的。2012年3月成立的市快运业协会,迄今有65家物流企业,这些经营者大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目前,衢州市的物流专业市场不多,做得较成功的是大华物流市场,市场内大约有六七十家物流企业。”傅元枝进一步分析说,近几年里,要做大衢州市的物流业,起码需要有四五个物流专业市场,不妨在衢化成立危险品物流市场,在市区专门成立快运物流市场、快递物流市场以及农副产品的物流专业市场,因为只有将货物细分后,形成了市场,这才有竞争力,也有利于抱团经营,将其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