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连接滨湖新区和北二环的铜陵路高架将正式完工放行,作为合肥市第9座高架桥,铜高架也是合肥大建设高架桥项目集中建设的“收官之作”。7年来,这座城市体量变大,高架桥也从“零”变“九”,这些高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合肥路网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九大高架进入“收官”
经过近两年的施工,铜陵路高架桥明晚将全线贯通。值得提醒市民注意的是,这段高架桥主线桥设计时速为60公里,走在上面需要注意小心超速。
铜陵路高架建设分为两段进行,2011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和平路以南段,并于2012年11月10日实现通车。和平路以北段则于2012年5月5日开工,将于今年10月18日竣工。至此,合肥9大高架的布局建设基本完成。
合肥自2006年9月30日开工建设第一座高架桥—金寨路高架以来,近7年里共完成了金寨路高架、长江西路高架、马鞍山路高架、裕溪路高架、合作化路高架、徽州大道高架、包河大道高架(尚有一小段在建)、阜阳北路高架和铜陵路高架的建设,并与畅通一环相对接,实现网间互联。
“鲲鹏展翅”沟通全城
两年前,北向出城沿阜阳北路或是蒙城北路,到达长丰正常需要半小时,高峰时可能要1个多小时,现在沿阜阳北路高架,自沿河路上桥7分钟即可到达长丰;三年前,东向出城,合裕路和长江东路是两条主要的道路,路况差、交通事故频发,如今,沿裕溪路高架从东一环只需7分钟到达肥东大兴集;而从北城到滨湖新区,如今通过高架桥,也可以在15分钟左右到达。
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葛斌形象地将9大高架构成的图形称为“鲲鹏展翅”,阜阳北路高架是头,合作化路高架、马鞍山路高架是躯干,长江西路高架、裕溪路高架分别为两翼,金寨路高架、包河大道高架、徽州大道高架则是翎毛尾翼。整只鲲鹏首尾相距约26公里,两翼舒展约19公里。
还会有工程涉及高架
随着第9座高架桥的完工,除了一些收尾工程,合肥高架桥集中建设暂时告一段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合肥以后不再建高架桥了。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张家祥说,未来,高架桥、立交桥还将以不同的形式陆续出现在合肥的土地上。“下一步合肥还有很多工程涉及高架,比如,为高铁南站片区配套的高铁路,共含有17个匝道,也是高架的一个组成部分;下一步,作为畅通二环的一部分,南二环郎溪路交口也要建一个立交桥,郎溪路也规划为高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