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港二期工程是淮河水系首个具有集装箱运输功能的码头,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主体施工,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淮河“黄金水道”将进入集装箱通江达海时代。昨天上午,市委书记周春雨一行到新港二期项目现场进行专题调研,并听取了港航建设发展情况汇报,就当前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进行现场办公。市领导张孝成、秦武、胡启望、秦仲鑫参加调研。
蚌埠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淮河水系唯一一个国家级内河港口。一期工程运营以来,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近500万吨;液货专用码头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有2个1000吨级多用途码头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集装箱5.5万标箱、件杂货57万吨,目前,集装箱运输业务已经启动。周春雨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完善铁运水运功能、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事关蚌埠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综合开发建设,着力提升淮河通航能力,打造现代大物流平台,力争尽早形成通江达海、干支联网、港航配套、船舶先进、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公铁水联运的现代淮河航运体系。
周春雨指出,蚌埠是淮河最大的港口城市,蚌埠港是千里淮河最大的港口,内河航运优势独特。特别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将为蚌埠市实施“水运振兴工程”、建设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注入新的动力;蚌埠港作为淮河首个集装箱码头,“散改集”不仅降低客户的运输成本,而且会使货物的装卸和运输过程更高效快捷、更环保低碳,将为蚌埠及周边区域加快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周春雨要求,要围绕发挥蚌埠交通枢纽优势,做足“铁水联运”文章,铁路、水运要各自发挥优势、市场各有侧重,形成联动互补发展格局。要认真组织实施“以港兴市、港园联动”发展战略,完善支持蚌埠新港集装箱运输扶持政策,支持物流园区保税仓库建设,加快培育港口物流产业;加快五河复线船闸项目推进进度,尽早确定方案,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明年能建成通航,实现“干支联网”,提升淮河通航能力。蚌埠新港公司要抓住机遇,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加大航线培育力度,向规模、效率、服务、效益一体化协调优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港口的层次和竞争力。
周春雨强调,港口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之一,要把加快港口周边环境整治作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板块,集中力量突破,确保3月底完成,从根本上改变港区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