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季度,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专家表示,二季度物流将保持平稳运行基本态势。
数据显示,4月当月,社会物流总额16.4万亿元,可比增长8.1%,增速比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宏观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合理适度区间。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后期物流保持平稳运行仍具备一定的基础。
首先,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略有回升,市场需求趋于改善。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本月PMI指数回升,主要受需求端带动,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达到51.2%,为去年9月份以来最为明显的一次上升,显示出宏观经济增长态势稳中向好。
其次,当前经济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政策措施。比如,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国务院已经明确,继续实施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将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上限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再比如,落实资金渠道,加大铁路投资以及棚户区改造力度。近期又释放了新的政策利好,启动一批能源重大项目,增加企业投资自主权、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启动80项基础设施类投资项目,建设长江经济带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可操作性强,必将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再次,物流业景气指数延续回升态势。4月份,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7.7%,比上月回升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运输型和仓储型物流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升。新订单指数回升2.4个百分点,回升至55.4%,其中,运输环节和仓储环节相关企业的新订单指数均有较明显的回升,显示出物流需求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