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第四届智博会落幕 签约28个项目 信息化助力“五水共治”
来源:宁波日报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数: 标签: 智博会

  昨天下午,历时3天的第四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落下帷幕。来自智博会组委会的统计显示,本届智博会共吸引参观者约5.8万人次,其中专业客商3.5万人次,数量首超普通观众,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在本届智博会上,包括11家央企、50余家上市企业、近三分之一的2013年软件百强企业在内的300余家企业参展。围绕“物联网与智慧制造”等议题,“1+6”主题论坛召开,观众突破3000人次。

 

  作为智博会的重头戏,28个智慧项目当场签约,总投资70亿元,涉及智慧制造、智慧健康、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等当前产业发展的热点领域。

 

  “下阶段,宁波将加快智能化基础设施、政务云计算和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打造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物联网产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六大中心’。”宁波市经信委(智慧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个个安装在水库、河道、闸泵的传感器,全天候无死角地感知并传回降雨、水位变化信息。通过这一双双“眼睛”,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能实时了解河网相关信息。昨天上午,在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的弘泰水利展区,工作人员现场模拟远程控制姚江大闸闸门起落的逼真画面,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

 

  “针对洪涝灾害、城市供水用水以及水质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就能‘运筹千里之外’。”宁波弘泰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余丽华介绍。记者在该企业研发的“宁波智慧水利云平台”上看到,气象预报、台风路径、实时雨量、内河水位等数据一应俱全。结合大数据和专业模型,云平台还能对台风、暴雨、山洪等各种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报,为水利工程制订智能调度方案,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多年水利信息化建设积累,目前全市已建有雨量监测站超400个,水情监测站点近200个,主要视频监控点近500个,水利物联网覆盖城市各个角落,有效地支撑了现有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和水文观测等业务要求。

 

  有了遍布全城的“眼”、“耳”和装载大数据的“智慧大脑”,越来越多的“五水共治”智慧场景正在变为现实:“河长指挥”、“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等移动应用助力河道巡检及投诉问责;易涝小区居民通过手机能及时接到积水情况预警,一道道无形的智慧堤防正在城市筑起。

分享到:
上一篇:开放合作 把握货运新商机 下一篇:国务院副总理汪洋:5天内两提开发区转型 成为开放型新体制“探路...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