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物流园区发展路上的三道考题
来源:环球人物 发布时间:2014-11-14 浏览数: 标签: 物流园区

  从中国最早的物流园区—1999年建立的深圳平湖物流园区开始算起,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历史历程已走过了15年。

  

    15年间,物流园区的概念最初是在东部及沿海部分经济活跃、市场化程度高、物流需求旺盛的区域扩散;随着各级政府认识到物流园区带来的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热情高涨,物流园区的覆盖面迅速变广。目前,全国各地物流园区的建设分布已趋于平衡,其中东部沿海经济区占比20.4%,而包括四川在内的西南经济区稳步崛起,占比已达11.8%。

  

    成长总是伴随着风险。已有不少学者指出“物流园区热”中隐藏的盲目性和不良倾向,让园区的决策者步伐更为慎重。近年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亦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物流园区如何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新机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增长剂?考卷已然展开,静待落笔谋篇。

  

    考题一:如何形成良性、优质、科学的产业生态?

  

    “中国的地方政府作为园区建设的推动者、园区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园区运行的管理者,在新一轮园区转型的产业升级浪潮之中,毋庸置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监王靖表示,“从物流园区最初的产生之由来看,它既是区域经济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的派生产物,是产业集群在空间上不断集聚的一种表现。这对物流港的产业布局设计很有启发。地方政府应以产业集群的思想统御园区的发展思路和招商引资思路。”

  

    他对产业集群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由那些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它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的特色竞争优势。

  

    用“共生体”的标准来考量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会发现它尽管建园时间不长,但规划和建设思路与其暗相扣合。

  

    “要建一座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物流港,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流什么,二是怎么流。”物流港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阐释了物流港的产业配备思路,“生产型产业的集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解决了‘流什么’的问题;发达的现代物流产业则是解决‘怎么流’的问题。二者相互融合,共同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共生”,物流港近年来成功引进远成物流、铁路物流园、川渝粮油,东正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构建起了专业物流营运平台,融合次级交通枢纽优势,形成了强大的物流集散能力。商贸、加工制造、总部经济等产业形态也被次第引入,已入驻物流港的多家企业负责人均表示现代物流为他们带来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互通共荣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合力,推动物流港的经济蓬勃发展。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实践看,在产业配置上尤其要注重商贸的引进,“一个成熟的物流园区,商贸企业的配套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吸引来人群、流通出商品。”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在建园之处就十分重视引进商贸业,目前已建成健坤商贸城、汽车展示展销等专业市场,为商贸物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物流园区的建设应从大视野角度进行创新,把物流园区打造成平台。”北京物资学院教授、著名物流专家王之泰表示,“在经济界应当形成这样一种姿态:有物流服务就找物流园区;有投资、生产需求也要找物流园区。”

  

    考题二:怎样避免资源浪费和“候鸟”现象?

  

    园区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出来的后果自然便是竞争日益加剧。这不仅是县与县、市与市的竞争,投资企业会在全国进行考量比选,物流园区的招商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吸引投资,许多地方会给予企业比国家统一优惠政策更加优厚的招商条件,一再降低土地出让价格、水电等资源费用和其他收税标准,这造成了企业土地开发效率低下和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甚至还出现了企业以追求最优惠政策而在相邻园区间进行迁移的现象—一旦政策优惠期限过期,这些企业便如同候鸟一般迅速飞向下一个政策温床,这直接导致了财政税收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对产业的地方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各地物流园区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决定园区发展状况的因素很多,一个档次高、功能全、环境好的园区,不仅是一个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一个地方风貌的平台和对外交往的“名片”。而这其中,园区的服务质量决定了招来的“金凤凰”能否留得住。光靠一时的优惠政策,而园区服务跟不上,娶来的媳妇也很难留住。

  

    记者在今年夏天多次来到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一个小细节从侧面反映出园区服务的认真劲头。项目服务局项目一科的工作人员,一次和记者开玩笑道:“一个夏天我黑得连朋友都认不出来了!”入园、招工、开工、竣工。企业有太多的服务问题需要解决。项目服务局的小伙伴们,常常是早晨7点过就出现在开工现场,风里来雨里去地为企业解决各种琐碎问题,晚上七八点才披星戴月地回家,有时甚至会加班至次日凌晨。正是这股认真劲儿,让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赢得了入驻企业的一致认可。

  

    “我们的服务理念在不断升级。”物流港项目服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0年我们提出一站式五星级保姆式服务,所谓保姆,就是吃喝拉撒都管,让企业在这里放心投资;2011年,我们开始实行‘妈妈式’服务,妈妈和保姆的区别,就是在于情感上的投入,要让企业不仅感受到服务的便捷,还能在这里感受到温暖。”

  

    物流港对于入驻企业的服务实行一对一、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秘书制,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企一策的服务式方案,快速推动了产业项目建设。真诚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和回报,园区以商招商的案例不断,安东石油更是将总部搬迁进了物流港,成为一段佳话。

  

    “招商工作本身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吸引外部合作伙伴的进入和投资,更包括对现有合作伙伴更好的服务,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提升当地招商环境的吸引力,推动后续招商工作更有效地开展。”王靖说,“产业能否在园区扎根,很多程度上靠的就是当地的服务质量。切不可重招商轻服务,避免单纯‘招商指标化’而导致的短视化问题。”

  

    考题三:如何完成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命题?

  

    采访中,有专家提到了一个让人警惕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原本比较默默无名的中西部地区,越来越多地因污染事件而闻名。应对看到,一方面,资本总是在寻找投资洼地,产业转移的浪潮在中国必然呈现一个内进过程,尤其是不少企业主动把污染产业内迁,把内陆地区当成他们的排污地,这必然会增大污染概率;另一方面,物流园区发展的经济压力很大,一些园区往往先牺牲掉长远的生态利益,引进污染大但效益好的重工业产业。这迫切需要园区在自身建设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发展观。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也同样面临着选择。“在建园之初,物流港的定位就很清晰: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园区。对入驻产业的要去,则是低能耗、无污染、高科技。”物流港管委会副主任白辉龙告诉记者。

  

    翻开物流港的建设手册,有关环境保护的目标言简意赅:“要积极推动道路绿化、景观亮化工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田园新城。”

  

    行走在物流港,看不到一个烟囱。遂宁本就是“山水之城”,在城市里建成的这样一个园区,也毫无违和之感。刚路过一片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工地,眼前豁然开朗,水域面积400余亩的湿地公园就在眼前。据了解,物流港对公共绿地的建设非常重视,将在园区内建成桃花山玫瑰谷风景区、陡坡子水库生态湿地公园等多个大型生态公园。

  

    “我们就是要让工厂掩映在自然山水之中。”胡铭超说,“物流港不移山、不填湖,尽可能依照山上的自然之势而造。这样不仅让园区的环境非常美观,山水也成了工厂之间的自然隔离带,有效减少了噪音等各种干扰。”

  

    选择“小清新”的代价,则是拒绝了不少“高富帅”—6年中,多家经济效益好、但污染超标的企业被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婉言谢绝。“尽管我们跟东盟进行了深度合作,但有污染的产业我们一律不准进,在遂宁只进行深加工。因此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只有生活污水处理,没有工业污水处理”白辉龙告诉记者举例说。

  

    在环保建树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已于世界发达国家一致。“欧洲、日本等地的许多物流园区,都可以说是一个大花园。一走进园区,满意都是绿树红花,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不少园区由于建在河流旁、山脚下,青山绿水相映,风光无限。”王之泰说,“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双赢,需要智慧,更需要园区领导的决心。”

  

    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大中型城市均将发展物流园区作为提高城市经济、缓解交通压力、整合城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首先策略。这意味着物流园区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地方经济舞台上的主角。抓住机遇、苦练内功、开放合作;考卷上的每道题都需要扎实作答。百花齐放谁争艳?且看今朝。

分享到:
上一篇:济南出台8项举措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下一篇:大连海关复制上海自贸区十四项监管创新举措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