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泉州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强市建设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11 浏览数: 标签: 泉州交通运输

  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也是一座扬帆世界千年的航海之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十二五”以来,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泉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大力实施“东出西进、南接北通”交通发展战略,突出以港口布局为基点,着力打造“综合交通、快速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和谐交通”,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亿吨大港”、“国际机场”等梦想,初步形成一个以“一纵一横”铁路主动脉、“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主骨架、“一港五区”泉州市港口水运通道和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航空港共同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东出通达全世界、西进可达内陆省份、南接厦门及珠江三角洲、北通福州及长江三角洲。

 

  预计2015年底,泉州市将基本实现“十二五”交通建设发展目标任务:建设投资高位增长。完成交通运输投资67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是“十一五”期间的1.81倍,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其中,公路投资为“十一五”的1.87倍,港航投资为1.96倍。

 

  路网结构快速完善。泉州市公路总里程达1.58万公里,公路密度达145.42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一五”末增长10.8%。建成南惠等高速公路359公里,通车总里程达574公里,密度为5.28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国际先进水平;新增二级及以上公路300公里,实现95.5%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基本实现建制村公路通四级及以上公路;新增四级及以上农村公路900公里。

 

  枢纽网络更加合理。泉州市等级客运站45个,实现每个县(市、区)具有1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布局目标。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公铁联运站、公路货运站和陆地港的货运枢纽体系逐步形成。

 

  港航建设稳中有升。泉州港口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泉州市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86个、年设计吞吐能力10006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货物吞吐量连续3年超过亿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4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4.4万吨;2012年,泉州晋江国际机场顺利通过国家航空口岸对外开放验收,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型国际机场。

 

  运输发展取得突破。泉州市营运载客汽车中、高级客车所占比例提高至95.76%;营运载货汽车重型车、专用车和厢式车所占比例提高到65.8%;营运船舶运力达260万载重吨。泉州市实现所有乡镇通班车,具备通客车条件的建制村班车通达率达到100%。预计“十二五”末,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7.11亿人、385.04亿人公里、4.8亿吨和491.93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3.53亿吨和5423亿吨公里。

 

  交通发展更加惠民。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泉州市公交车总数达2125辆,中心市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达11.06标台,公交出行占机动化比率达25%,基本淘汰老旧及排放超标车辆。泉州市出租汽车运力达3721辆。实施公路安保工程360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250座;农村公路提级改造800公里以上,扎实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工程。

 

  下一步,泉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重要部署,全面实施2014年—2018年交通运输建设发展计划,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强市建设步伐。

 

  普通公路方面,将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74.2公里,重点建设联十一线完成南安官桥经水头后坑至G324路段等31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38亿元。到2018年基本消除普通国省干线瓶颈、拥堵路段,路面优良路率达到95%以上。至2015年底,建成“镇镇有干线”项目10个,计划完成投资13.6亿元,新增7个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干线公路,泉州市95.5%乡(镇)实现“镇镇有干线”目标。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及2011年-2013年公布的危桥改造项目,年危病桥总量控制在1%以内。

 

  水运工程方面,计划建成泉州湾航道二期工程、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和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初步形成配套完善的湄洲湾南岸临港工业港区和石湖内贸集装箱集散中心。全面完成海岛交通便民工程“一县一议”项目。

 

  运输场站方面,将建成泉州火车站、泉州北站等2个综合客运枢纽以及南安、安溪等2个汽车客运站,建成投产晋江陆地港二期工程、南安盛辉公路港、新华旭汽车交通物流产业园等3个物流园区;实现泉州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公交车辆夜间进场率达100%,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所占比例达30%以上;符合通车条件且有运营需求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完成纳入省交通运输厅农村客运站建设计划的任务并确保项目投入运营。

分享到:
上一篇:第七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将召开 下一篇:中国集装箱出口运输趋缓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