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如何避免货主和司机经中介介绍后跳单?
来源:中国储运 发布时间:2015-05-19 浏览数: 标签: 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跳单 货运平台

  为什么货主和司机经中介介绍后不会跳单?我觉得中介的几点作法是可以借鉴的:

 

  北京明伦高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惠良

 

  首先是服务,物流中介从接到货主的业务后,首先要帮货主筛选合适的司机,然后谈价格,包括确定货送到目的地门口呢,还是要到仓库等细节,都要一一落实,另外还需要帮货主垫付运费,一旦有什么差错,需要帮货主全程协调、处理,试想如果货主跳过中介后他需要增加多少工作量和成本?划算吗?而对于司机,如果跳过中介,一般货主的结算不是按次,是按时间,短的一个月二个月,长的半年三个月,路上所有开支什么费用都得自己掏,请问有多少司机能支撑三个月的费用?如果再碰到货主挑这样那样的问题,司机能受得了吗?而中介在中间不仅起了简单的信息撮合作用,更主要还起了调度、担保作用和融资的作用。这些对于平台来讲,如果只能简单地提供信息匹配,那么再优质的信息,再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或再严厉的处罚,也不可能粘住用户,更逃脱不了跳单的结局。

 

  物流“小、散、乱,诚信度低“这些问题是事实,信息不对称也是事实,从而造成物流成本高也是事实,但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不是简单地提供信息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在复杂的物流业务中找出最核心的根本问题,为物流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才是根本,中介能够生存到今天,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平台在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向中介学习。O2O模式也好,互联网+也好,核心是服务,而不是颠覆。

 

  防跳单须做好增值服务

 

  点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主任 晏庆华

 

  货运平台跳单现象很正常,除了有社会共性原因之外,还因为他们身处的物流行业,情况更复杂,更容易跳单。这是因为:

 

  1.个体户拥有的货车占90%,所以具有散、乱、小的特点。

 

  2.准入门槛很低,供大于求,恶性竞争,利润率低,不管是货主还是司机都赚不到多少钱(其中很多货主不是真正的货主,实际是倒卖信息的中介商)。

 

  3.由于物流行业诚信体系缺失,信息化程序低,缺少监管,所以物流人大多喜欢做熟人生意。

 

  针对“跳单”这个问题,蓝盾也采取了一些做法,通过评价体系管控着司机,提供司机岗前培训、KPI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但这都不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我认为要解决物流O2O平台的跳单问题,首先要认真做好调研分析工作,要有货主与司机离不开的增值服务,才能有粘合度。

 

  我不赞成对货主或司机收费,作为“互联网+物流”模式,平台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平台客户数量以及平台流量问题,如果收取服务费,势必会影响客户数量。

 

  如果不从直接交易中收取佣金,可以从其它增值服务中收取费用。比如团购加油卡,定位设备、车辆维修、零配件购买等。

 

  如果非要从交易中收取佣金,就必须做好增值服务,那就需要了解货主和司机需要那些必须的服务——监控服务,货主势必需要了解货在途中的位置及状态,什么时候能到达目的地。支付服务,这就象支付宝一样,但显然蓝盾平台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能力。先行赔付服务,不管是货主还是司机违约,平台要先行赔付,再去找违约方索赔。如果能做到这三点,货主和司机想跳单都难。

 

  关键点是增加平台粘性

 

  点评:北京天润恒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传国

 

  物流市场中的跳单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对于同城配送而言,跳单现象更为突出。

 

  本案例中跳单的根源在于平台只在一次交易当中起桥梁作用,双方完全可以绕过平台直接交易,降低直接成本,跳单的原因在于平台并不能对货源、车源双方提供进一步更有价值的服务,也就是对双方的持续性价值不够。

 

  本案例中货运平台的作法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对物流提供方(司机)而言还不全面,平台的价值体现在于打通信息孤岛,完成交易,为减少跳单,平台必须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迅速扩大货源方和车源方的规模问题;而货源方和物流提供方均追求价格和效率。比如说如果货源方一个小时内通过平台找到所需车国内,他一定会去找原来的熟车,绕过平台,但假如三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交易呢,显然跳单频率会大大减少,也就是说平台通过规模化后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利用平台大数据增加一些增值服务,如一些保险服务(先行赔付)、对货主的物流规划提出专业性分析、对车主的效益最大化持续地提出专项意见。

 

  现在货运O2O平台上线比较多,做物流App的有这样几大类,一拨是传统物流公司的人,这种人做物流很多年,认为App能够改变市场格局,就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还有一批人是原来做物流信息系统或GPS定位系统,他们有信息化的优势,并且原来一直服务于物流企业,觉得自己懂物流。第三种是纯互联网派,这群人原来不做物流,大多数创始人是从互联网企业跳出来,这类人想法比较直接,觉得我开发好一个产品,让更多司机装自己的App,达到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一定能找到方式实现盈利。

 

  以上三种均是提供平台,提供桥梁,打通信息不畅的问题,但对货主、车源方的深层次需求并未能有效满足,而这恰恰是增加平台粘性的最重要方面。

 

  增加平台粘性还要加大市场投入,发挥市场的规模效益,也可以自已接一部分货源,自己运作,增加平台的粘性,对客户而言,则绑定了成本,对双方都有利。在互联网界,向来是只有第一、第二的,其它的很难存活,所以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牢牢将顾客绑定,实现平台的价值。

 

  这个案例所反映出的关键点是平台粘性和跳单有关联之处,跳单的少了,平台的粘性就表现得高了,平台的粘性主要是规模,即货源、车源数量巨大,成交时间短,成交量大,另外要利用大数据思维为货源、车源双方提供增值服务,以绑定一些客户,增加平台的粘性。

分享到:
上一篇:顺丰嘿客改名为顺丰家 布局O2O社区大平台 下一篇:农业或成下一个移动互联网风口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