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我国政府相关多个部门有关促进电商发展的政策频频出台。这让长期研究电子商务行业的中国跨境电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汝林十分兴奋。日前,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就当前利好形势下,如何推进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物流发展谈了自己的观点。
古时,引发兵家征战之地,或因其险,或因其利,或因其名。而发展至今,也同样适用于电商战场。
从一线城市逐渐争斗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农村,从本土战场逐渐将战火燃烧到海外。中国跨境电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汝林说:“受一线城市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影响,农村与跨境正在成为各大电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农村电商怎么破物流高成本
近期,政府多个部门利好政策频繁出台,农村电商引发各方关注。
王汝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市场潜力大,需求旺盛,资源也非常丰富。做好农村电子商务才能真正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方面,农村市场巨大、潜力无穷。农民对农资产品、家电大件、服装鞋帽等城市工业品、消费品有巨大的需求。王汝林介绍,到去年6月,农村网民占比28.2%,规模达到1.78亿,潜在消费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另一方面,农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王汝林说,我国拥有7万多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5万家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近100万农村经营大户、200多万种养大户。他们都有强烈的意愿将自己的特色产品推向城市。
他举例,山东省章丘市家电下乡卖了200多万台家电,仅电脑一项就拉动了100亿元规模的产品销售市场。而去年“双11”,广东清远的农民就靠网络销售,卖掉了857万只清远鸡。
农民富裕后的新增需求和城市对农特产品的购物欲望构成了农村电商发展最大的信心。同时这种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也激发了物流业巨大的潜藏需求。但物流,同样也是横亘中间最大的阻碍。
王汝林说:“农村电商需要完成城乡一体化对接,这给现代物流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是最大的挑战。”他认为地理距离和居住分散造成的物流高成本问题较难解决。另一方面,农民卖粮难、卖菜难,农特产品中的蔬菜瓜果在运输中对温度、湿度、速度等有较高的要求,这与农村冷链基础设施不健全、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不过他表示,农村电商的物流问题已经得到各方重视,正在逐步解决中。
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农村电商尤其是物流环节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商务部提出的“万乡千村”市场工程,还是电商“国八条”中要求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亦或是近期“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解决农村“最后 一公里”瓶颈,都能看出政府对此的重视。
另一方面,阿里、京东、苏宁等巨头都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农村。阿里力推千县万乡计划,要设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京东推先锋站计划,既建“县级服务中心”,又建“农村合作点”,玩转渠道下沉;苏宁则是力图建设1万个苏宁易购服务站,达成覆盖全国四分之一乡镇的宏图伟业。配送最后一公里、售后维修、退换货等,各大电商均在行动。
“相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电商物流会越来越好。”
破通关效率痛点是关键
建设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四大自贸区建立等一系列举措、政策,让跨境电商吸引了大量眼球。王汝林长期观察研究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其最近的变革也十分关注。
王汝林说,跨境与农村电商在物流问题上最大的不同是,跨境电商物流有一个关键词:“通关效率”。
王汝林谈起电商界一个无人不知的笑话,叫做“海淘冰箱半年漂流记”,说的是一位消费者在亚马逊德国购买了一台冰箱,在运输途中两换转运公司,几经周折,才最终以每公斤48元的价格通关,等送到顾客家已经过去了半年。
他同时举例,有一家皮草公司出口,由于通关时间较长,眼看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就要到了,不得不求救在当地恰巧调研的省商务厅厅长。“清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跨境电商最大的难点。”以往通关慢、查验慢、放行慢,根本不能适应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需要。
不过,他表示,从电商“国八条”对跨境电商通关效率的要求来看,解决问题会很快。“全国首个统一版海关总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在广东东莞已经正式上线运营。提高通关效能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最重要的通关问题,王汝林认为目前还有四大跨境电商物流难题需要解决。
第一是收发货后运达时间过长,不适应市场需求。“从北京发货到洛杉矶,路上要走7~20天,客户体验并不好。”
第二是缺少创新包装材料,不能适应多品质、多材质关于保温保鲜、防水、隔热、抗压等跨境运输需求。在跨境运输中,食品和药品等电商产品对恒温、防湿等条件有特殊需求,但国内这种创新包装材料还十分缺乏。
第三是缺少航运金融产品的创新业态。“保理”新业态游离于电商之外,不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求。他表示,国际保理业务能够降低企业风险,免除开信用证或托收的费用,减少资金占压,但目前国内电商人才和物流人才还不太会用保理新业态。
第四是空铁联运、海铁联运等一体化整合联运新业态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展。而这一点主因是物流企业还未杀上大数据的主战场,没有充分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王汝林说,跨境电商还是起步阶段,总的框架、平台的建设还在试点示范,要形成一个普遍性的适用体系还有一个过程,但已经有一个明确的建设制度,对以后的发展肯定有利。
“相信随着电商国八条的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天津、广州、福建四大自贸区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必将获得‘惊涛拍岸般地’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