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内物流新闻
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主动参与全球竞争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12-04 浏览数: 标签: 广州 四川物流 战略枢纽

  刚刚落幕的广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是一次关键节点的重要会议。会议全面贯彻了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广州落到实处,明确了广州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理念,系统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举措。透过此次全会,记者探寻到了广州当下及未来改革发展、开放发展的真实脉动:强化使命担当,建设三大战略枢纽和“三中心一体系”,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为全国及广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强化使命担当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面对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广州有基础且必须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为全国及广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战略担当,更是战略抉择。

 

  当前,广州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从原来加快发展速度、扩张规模总量的机遇转化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交汇,全球经济网络及节点面临深度调整,国家及广东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广州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

 

  伴随信息化不断深入,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内外城市间动态竞争和超强竞争日趋激烈,比较优势快速更迭、此消彼长。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单元。一个向全球城市体系最高层级不断攀登的广州,将经历着一次次涅槃重生,并持续在全球范围内集聚高端要素,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增长极及辐射能极。

 

  国家、省高度重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国家正实施的“一带一路”、自贸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部署,对广州多次着墨;广东正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需要广州强化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决心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获取发展动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全球城市竞争力合作城市的层次,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为全国及广东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体现了战略担当。

 

  明晰方略路径建设三大战略枢纽拓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

 

  重点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战略枢纽,将为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有力支撑。这一战略布局重在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法效应,并与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战略定位形成互动,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

 

  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此次全会,广州提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战略枢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立足南沙新区、广州港建设国际航运枢纽,重在巩固提升千年商都的优势,助力自贸试验区建设。立足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努力建设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在拓展广州产业发展新空间。二者共筑大交通综合枢纽。立足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民营科技园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重在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乘法效应,嵌入全球创新链条,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该战略布局与“三中心一体系”(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战略定位形成互动。

 

  三大战略枢纽将是广州“十三五”发展的重中之重,既面向国内,又面向国际,将成为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

 

  依托三大战略枢纽和三中心一体系,广州拓展出城市新空间,“黄金大三角”、“黄金小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走廊已然成型,开始培育城市发展新动力。

 

  先看“黄金大三角”,国际航运枢纽居南,国际航空枢纽居北,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居东,对外开放辐射态势凸显;再看“黄金小三角”,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三足鼎立,融合发展趋势已明;依托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其主轴南延至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一带,广州城市科技创新走廊跃然眼前。

 

  重视产业支撑瞄准高端高质高新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新则城市新。当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格局的深刻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面临着能变则胜、不变则衰的产业选择。广州将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夯实经济社会发展之基,塑造新优势、提升竞争力。

 

  “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步入中高速,面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有责任、有义务做得更好。

 

  广州已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要实现上述经济发展目标,必须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塑造新优势、提升综合实力。

 

  未来五年,广州将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努力建设若干在全国乃至全球排在前列、叫得响的项目或产业。

 

  具体推进方面,广州将瞄准“三中心一体系”发力,进一步把有市场、有技术、有基础、有潜力的产业明确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发展,尤其是服务业领域中的金融、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产业,争取到2020年实现“两个7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70%)。

 

  广州作为互联网创新浪潮的引领区域,将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和分享经济,形成由社会供应端、运营段、应用服务端构成的完成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广州影响力。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新则城市新。当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格局的深刻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广州决心主动出击、夯实经济社会发展之基。

 

  “一江两岸三带、三大战略枢纽、多点支撑”发展格局着力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三大战略枢纽指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构建一江两岸三带,就是以珠江为纽带,把沿岸的优势资源、创新要素串珠成链,构筑两岸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

 

  形成多点支撑格局。加快推进天河智慧城、白云新城、白鹅潭经济圈、黄埔临港经济区、北京路文化旅游核心区、广州北站、国际创新城、南站商务区等一批重点功能区,打造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高端服务、高端环境、高端生活的重要平台,形成广州总部、金融、科技集聚区。

分享到:
上一篇:三部门再部署落实寄递安全“三项制度” 下一篇:12月份在全国开展危险品安全生产检查行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