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来重新审视2011年以北京西米网为代表的休闲食品独立电商倒闭潮,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创业者如果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贸然“接地气”做自己不擅长的物流、仓储以及实体店等生意,自己给自己造出“成本黑洞”,不能量入为出的话,公司倒闭是必然的。
还有多少人会记得?在2011年,电商行业里曾有一轮休闲食品独立电商倒闭潮。在那一年里,纷纷倒下的有西米网、淘鹊网、爱挑食网、热贝网、七十二变零食网,延至现在,陆续倒闭的还有24小食、不食闲零食、果豆吧、蚂蚁汇,其他不知名的小网站更是数不胜数。
休闲食品,也称为零食,细心观察,会发现此类商品的销售有几个特点。
第一、南方发展得比北方好。不少著名的休闲食品连锁品牌都产生于南方,比如上海的“来伊份”,香港的“优之良品”、“零食物语”。
第二、零食专营实体店发展得好。尤其是在北方城市的街头巷尾,你都能发现不少干果炒货专营店,所处路段稍微好些的话,还能见到人们排着队购买。在南方就更不用说了,香港那么小的弹丸之地,就有五六十家“零食物语”连锁店。实体店是最追求真实利润的,如果利润水平不高,早就倒闭了。
第三、在线上,天猫、淘宝等平台店比独立网店发展得好。休闲食品搬到网上来卖也并非无前途,至少在淘宝的大平台上,就有无数的休闲食品专卖店,不乏做得好的大商家。
可是,为什么休闲食品独立电商做不起来呢?曾一度风靡北京白领圈的办公室零食电商西米网从生到死的故事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创业者小有所成不要膨胀 做西米网是被逼出来的。2008年的某天,创业者刘源踯躅于北京街头,无所适从。他刚刚从上一个失败的创业中解脱出来,银行卡里只剩下8000元了。可是8000元还能做什么呢?他看着熙熙攘攘的上班人群,想起他在金融街某银行工作的女友爱吃零食但是懒得买的习惯,突然有了一个创业主意,不如就把零食卖给这些办公室的白领吧。
这还真是个本小利大的活儿。搭个网站,对于IT男刘源来说,几乎不费什么成本。再拿5000元进些饼干、话梅、开心果等好吃又有卖相的小零食,再花3000元去印刷彩页小广告,彩页上的零食图片显得精美诱人。启动的区域不用太大,一个白领人群足够密集的商圈就行,比如金融街。2009年1月28日,当刘源带着创业伙伴在金融街附近的地铁口、路口发出500多份广告,开业首日就引来50多份订单时,刘源知道,这次他西米网能做成了。
现在看来,西米网能成功依靠的是精准定位和细心服务。针对办公室白领,西米网把200多种女孩子爱吃的干果、蜜饯及豆豆等零食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有相当冲击力的零食网站,并且大胆提出了“办公室零食”的概念,价格都统一定为10元或20元,这对于嫌麻烦的女孩子来说,省了不少计算的时间和心境。
在成本控制方面,西米网还采用批量采购,然后再小盒、小包分装,贴上自己的品牌标签,有些零食还很细心的送一个湿纸巾,既提升了人气,又提升了利润率。针对一些不愿意网上购物的白领,从2009年开始,西米网还在北京主要商圈的商场铺设了店中店。“开在商场,能保证人流量,做快消最大的需要就是人流量,同时喜欢逛商场的年轻人也正与西米的客户定位相符,精准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刘源说。
网络加实体店并行,到2010年5月的时候,随着办公室白领间病毒式口碑传播以及大众媒体的报道,西米网的“办公室零食”在北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根据当时媒体披露的数据,西米网在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截至2010年5月底,销售收入已经超过600万元,注册会员数量30多万。
其时正逢团购网站兴起,西米网和火热的团购网站进行合作推广。根据刘源的回忆,跟美团合作的那一单,其团购人数达到3000多人,关注度很高。当西米网每天的网上订单超过300单的时候,西米网在物流配送方面的硬伤呈现出来了。既无法保证速度,也无法保证商品包装的完整性。
刘源大胆地选择了自建物流和仓储,在北京主要商圈承诺2小时送达,在中关村、复兴门和三元桥就近发货。受到公交车按点发车的启发,西米网还规定送货员30~40分钟出去一次,保证了三环以内能在两小时内送达。在当时,北京电视台有一期节目是关注电商配送速度的,邀请了西米网参加。节目播出后,西米网的2小时配送成为亮点,极大的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