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从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简称“华北局”)召开的关舱门后航班地面长时间等待专项治理工作总结会议上传来消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关舱门后航班长时间延误情况大幅减少,机场航班放行率大大提高。其中,11月延误1小时以上的国内航班较1月-10月月均减少1414班,机场放行正常率由1月-10月月均71.64%大幅提升至11月的85.03%。
航班正常性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关舱门后航班地面长时间等待问题尤为突出。为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局有关文件精神,华北局成立了首都机场关舱门后航班地面长时间等待专项治理工作小组,从11月1日起至11月底,在华北地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关舱门后航班地面长时间等待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治理期间,华北地区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措施有力,协同配合,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流量管理和协同决策系统(CDM)运行有效,为实现治理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华北局制定了《关舱门后长时间延误第一原因判定办法》,下发通报30份,及时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各航空公司对于关舱门后地面等待45分钟未起飞的航班,及时联系华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快速放行。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加强对关舱门后地面等待航班的实时监控,协助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公司保障航班快速放行。华北空管局CDM系统11月1日正式运行,在减少关舱门后长时间延误现象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有效缩短了航班关舱门后地面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