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消息,1月6日、7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简称“双流机场”)连续两天遭到大雾侵袭,1月6日全天106个航班受大雾影响出现不同程度延误,12900余名旅客行程受影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西南地面服务部各部门通力合作,应对特情,一直到凌晨5点最后一个国航航班进港,地服部才结束全天的保障工作。7日凌晨大雾再次来袭,全天105个航班12000余名旅客出行受到影响,国航西南分公司发布航班延误橙色预警,早上7点,分公司领导亲临调度室现场召开航班大面积不正常协调会,部署现场工作。7时17分,地服部继1月6日航班大面积不正常后,再次启动航班大面积不正常处置二级预案。
遭遇大雾侵袭的双流机场被迫关闭7个小时,面临进入新年后连续两天的航班大面积不正常特情考验,国航西南地服部各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全力协作,做好服务工作,确保航班不正常期间的现场生产平稳有序。
运控中心积极向签派和HCC了解实时动态,并第一时间将航班延误信息通过FGOS系统传递给地服部各生产单位,以便各单位根据航班信息制定相关应急措施。同时,运控中心做好航班后续的调整工作,尽量减少长时间延误航班,缓解现场生产压力,提前通知旅服中心为旅客做好不正常航班服务工作,避免恶性投诉事件发生。
接到航班大面积延误信息的旅服中心值机、服务、特服等项目整体联动,全方位服务滞留旅客。参照前一天的延误情况,旅服中心提前预定了1100个宾馆床位和1500份延误餐食。在早班出港高峰期,地服部共开设了26个柜台办理值机手续并及时向旅客发布航班延误信息,值机主任柜台增派了专人进行航班改签以及为旅客开示延误证明等工作。特服项目在爱心驿站柜台、值机大厅以及候机楼大门口都安排了专人进行引导和值守,为航班延误时间较长或航班取消的旅客安排住宿。旅服项目也增派人手在登机口做好延误用品、延误餐食发放等航班延误服务工作,并通过小喇叭喊话的形式定时向旅客发布航班信息。
仅1月7日上午半天,旅服中心就有38名员工参与现场加班,甚至有员工早上5点就上岗工作,到下午14时还坚守在岗位上服务延误旅客,没来得及吃饭。值得一提的是,旅服项目14名新进入岗位的实习员工也投入到本次航班的服务保障中,尽管只是为旅客提供一些基本的引导工作,但大家都表示第一次以服务人员的身份参与到航班大面积延误的保障中,为他们以后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应对现场延误特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航班延误造成的航班调配、机型更换、旅客人数的增减给地服部载重平衡中心的配载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配载员要依据现场航班的实时变动制作舱单。除了成都本站的配载工作,备降重庆、贵阳等外站的中心配载工作也由地服部载重平衡中心统一完成。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中心配载员与航站配载部门多次沟通落实航班补班、合并的旅客人数、座位安排、行李操作、货邮舱位等细节。由于延误期间信息变动频繁,载重平衡中心对一外站航班曾先后7次修改舱单,确保舱单准确和飞行安全,为航班顺利成行打下基础。
为应对大雾天气,行李中心调度,监装,交付,查询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全面做好航班保障工作。调度,监装等部门全力保障出港航班行李,从凌晨4点一直坚守在岗位,负责关注航班最新动态,并按上级指示对出港航班进行协调;航班延误造成了出港行李大面积积压,分拣处滞留了几千件行李,航班不正常造成旅客托运行李晚交运,行李分拣员顶着严寒分拣四小时前的出港行李,拖车师傅来回补装迟交运行李,穿梭在机坪……三班本港飞拉萨林芝航班取消,行李交付部门积极协调旅服中心,引导并帮助旅客提取行李。
站坪中心接到航班大面积不正常预案启动通知后,立即向主管以上干部进行了传达。中心各个保障室迅速对现场人员岗位和车辆进行了调整和安排,各岗位人员提前到达工作位置进行准备,值班干部现场监控,并且针对机坪低能见度的现场情况,安排干部专门负责近机作业车辆的引导和指挥。由于气温较低,很多车辆车窗玻璃结冰、结霜,严重影响视线。站坪中心提前准备了热水,干部带领大家提温水擦拭、清洁车窗玻璃;为了保障生产及运行安全,中心各岗位人员提前启动车辆进行预热,同时对车辆进行了检查,确保安全。
早上11时25分,成都至邦达的CA4289航班平稳起飞,成为首个国航出港航班。目前,地服部正积极依据航班动态保持信息沟通,做好航延服务。同时,机关职能科室也在本次航班大面积延误中延续机关支援现场的传统增派人员参加生产保障,预计的全天航班保障工作将持续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