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时,率先“飞出去”的航空公司开始享受到甜头,品牌影响力、国际知名度均大大提升。在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期时,国内航空公司一方面加快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开通更多航点;另一方面对进入家门口竞争的外航进行“狙击”。相信无须等待太久,这些国际航线就将成为国内航空公司发展的重要乃至主要支撑力量。
远交:枢纽航线网络成形
从北京前往美国休斯敦看NBA的火箭队比赛,需要多长时间?国航给出的答案是“半天”。随着7月11日国航北京—休斯敦航线的开通,以及两地间存在的时差,如果火箭队在主场的比赛时间是7月11日晚,你大可以选择7月11日的国航首航航班,在休斯敦时间7月11日下午3时30分到达休斯敦,再搭乘地面交通工具到达球场即可,算上国际航班所需打的提前量,“半天”时间足够了。
并不是只有看火箭队的比赛可以如此方便,在休斯敦航点开航前,国航在美国已经拥有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3个航点。而如果你是足球迷、风景控、艺术爱好者,国航欧洲航线也将最快地成就你的梦想。今年5月,国航就开通了北京—日内瓦、成都—法兰克福航线,延续其在中欧航线的领头羊地位。
公司名称里的“国际”两字,以及11年前民航管理体制改革为其确立的主运营方向,激励并促使国航不断完善自身国际航线网络,代表中国出征国际市场。这当中,北京核心枢纽始终是国航发力的重点:目前,每天围绕其北京复合枢纽飞行的飞机已经超过100架,无论是以提供运力还是拥有的航班时刻来算,国航都是北京市场的第一名。
同样,南航和东航这两家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航空公司,也围绕其广州、上海枢纽加强了国际航线的拓展。上海目前是中国所有城市中唯一拥有两座机场的城市,东航在完成了对上航的重组、经历了世博会的考验后,沉下心来,潜心经营上海枢纽建设。来自东航的消息是,他们已经在上海浦东机场建立起“四进四出”的航班波,并积极与上海市政府方面沟通,力求在“两场”(虹桥机场、浦东机场)交通衔接上有所突破,更加方便旅客选择东航上海中转。作为中国东海岸的城市,东航在东、西半球航线中转上做文章。今年10月18日,东航将开通第21条东南亚航线上海—马尼拉,届时选择东航可实现纽约—上海—马尼拉同日联程转机。
相比北京、上海两座城市,广州欲打造航空枢纽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经济发达程度略逊一筹,缺少北京、上海的全国影响力,周边又有香港、新加坡、深圳等诸多机场分流,但总部位于此的南航依托过去3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枢纽建设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