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韩亚航空公司(Asiana Airlines Inc.)波音777客机空难事故牵动着国人的心。
为什么这架从韩国飞往美国的客机,却搭载了半数中国乘客?实际上,这正是国际航空中转市场上,枢纽型航空公司和枢纽机场竞争的一个缩影。在这场竞争中,中国的航空公司做得怎么样?我们在亚洲的航空枢纽竞争对手又有哪些?中国的航空枢纽发展之路该怎么走?
中转客源、仁川依靠价格取胜
相信不少得知空难消息的国人开始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这架从韩国首尔起飞的客机上,为什么载有那么多中国乘客?随着媒体对空难的跟进报道,这个疑问有了答案—大多数中国乘客并不是直接从韩国当地搭乘的航班,而是来自韩亚航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至首尔仁川机场航班的中转客人。
“一般而言,中转客以价格敏感型客人为主,他们对时效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酷讯旅游网相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以7月12日上海飞旧金山航线为例,东方航空上海直飞往旧金山的价格为12193元(含税费,下同),中国国航上海直飞往旧金山的价格则高达17505元。韩亚航空从上海出发经首尔中转旧金山的联程航班价格则低了不少,为10700元;由港龙国泰从上海出发经香港中转飞往旧金山的价格与其相当,为10764元。
多位航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第六航权正成为国际航空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以韩亚航空为例,利用第六航权吸引中国乘客,正成为其在国际航空市场竞争中的一大吸金利器。“第六航权又称桥梁权,是指某国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境外两国或地区间载运客货且中经其登记国或地区的权利,比如韩亚航空将源自中国的旅客运经首尔后再运到美国。第六航权的运用程度,反映出枢纽航空公司和枢纽机场间的较量。”民航专家马征向记者介绍,国际竞争力强的航空公司往往在第六航权的运用上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