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多个城市已经相继抛出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
武汉近期已经敲定“大临空”经济区规划,酝酿打造一座涵盖两市三地的“临空新城”,预计到2020年,临空新城的GDP将达到3000亿元。南昌也计划于今年10月底编制完成《南昌临空经济区三年行动计划和当前工作安排》,建产值过1000亿元临空经济区。
实际上,首个获批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郑州,尚在摸索什么是临空经济。
数位郑州、武汉政府和学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数临空经济因为涉及到跨区域的规划,其规划主体需要确定,需要更高层面来进行统筹协调。
受访人士还提醒,不同的区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哄而上,要避免临空经济区停留在概念层面,更要防止在招商过程中出现“变相圈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