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
产业聚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
随着中国商飞四川分公司在双流的成立,国产民机示范产业园、民机运营服务园、民机生活配套园三个园区的建设也提上日程,其中国产民机示范产业园将投资20亿元。“产业园将打造飞行模拟训练、航空器维修、航材支援、工程技术支援四大业务板块,也意味着国产大飞机的飞行员培训将在成都全面展开,这将支持、服务国产飞机从研制到商业化运营,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中国商飞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庄浩刚透露。
积极构建航空产业园区,是成都推进产业聚集、实现集群发展的推手。
目前,双流县新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并以落户双流的航空航天产业项目为载体,加大上下游产业链招商。目前已签约四川新力航空、四川国际航空等2个航空装备制造及维修项目,将开展发动机深度维修,机载设备部件附件维修等。
在彭州,丽春“中国3D航空小镇”的打造计划,则进一步体现出航空航天产业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今年,丽春将全面启动航利集团首批总投资25.1亿元,建筑面积约28.3万平方米的三个项目建设;2016年,丽春镇将基本建成3D航空动力产业园区;2020年,全面建成“中国3D航空小镇”,地方生产总值达200亿元,成为国内高端3D打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国际知名航空动力特色产业园区。
迈向高端
2017年主业收入力破500亿
根据国家民航局官网公布的《2013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3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3344万余人次,每日起降飞机约687架次,航空旅客吞吐量仅次于“北上广”。
“航空第四城”的目光不仅仅是客流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步伐的加快——为加快通用航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
把航空航天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新兴增长极来抓,成都,既在谋划,也在行动。
《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2014-2017年)实施计划》显示,成都将以大型客机的机头大部件、喷气公务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和航天型号等项目为龙头,加快进行航空机载、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研制,大力发展航空维修、飞机改装和再制造、北斗导航等卫星运营服务系统等领域,培育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拥有知名品牌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建成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主要基地。力争到2017年,成都航空航天产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00亿元。
“成都是全国航空产业门类最齐全、研发基础最雄厚、产研结合最紧密的三大基地城市之一。”成都市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航空航天产业重要基地,成都航空航天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四,已经初步形成了集飞机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和维修为一体较完整的航空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