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航空
航空业:上半年汇兑亏27亿 三大航利润去哪了
来源:扬子晚报网 发布时间:2014-08-18 浏览数: 标签: 航空业 汇兑 三大航利润

  在全球航空业处于温和上升通道时,中国的航空业却在面临由于政策红利消失所带来的“寒冬”。在即将发布2014年半年报的前夕,三大航空不约而同地发布了惨淡的业绩预告。在行业基本面依然向好的时候,三大航的利润却出现大幅缩水,不禁要让人问:利润去哪儿了?

 

  汇兑“收益”变“损失”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消息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航空公司的利润总额为13.6亿元。而2013年上半年,仅国航一家获得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达到11.19亿元。

 

  究其原因,航空公司不约而同剑指汇兑损失。记者独家获得的消息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的航空公司汇兑损失达到了27亿元,而去年同期汇兑收益则高达41亿元。

 

  “航空公司在购买飞机或者融资租赁飞机时往往用美元结算,当美元贬值时,这部分美元债务换算成人民币时意味着航空公司债务减少,记为汇兑收益;反之则记为汇兑损失。”一位香港投行的航空分析师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每贬值1%,航空公司就可能会有数以亿元计的汇兑损失。截至6月30日,人民币市场交易价格累计下跌约2.53%。

 

  高端客源流失严重

 

  对比2013年上半年各大上市航空公司股东净利润与2014年业绩预告,可以发现,行业利润普遍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国航从11.19亿元降为3.92亿至5.04亿元区间内,东航从7.63亿元降为5000万元以内,南航则从3.02亿元降为亏损9亿元至11亿元区间内。

 

  民航专家林智杰曾经对比了三大航与海航的2013年年报指出,四大航的座公里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且下滑幅度达10%左右。

 

  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被归于航空公司高端客源的流失。“八项规定”的出台一度限制了高端消费,根据东航方面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其国内高端旅客减少102.2万人,减收10.9亿元。同样,南航的两舱客流量在2013年上半年同比减少20%左右。

 

  “高端客源的减少和运力的增加两大因素叠加到一起,让航空公司一度在今年打起了价格战,2014年前四个月航空公司普遍经营惨淡,5月份迎来传统旺季后才稍有起色。”来自东航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

 

  考验航空公司管理能力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多年来中国的航空公司一直享受着人民币汇兑收益的政策红利,以至于它掩盖了主营业务惨淡的尴尬现状。2014年人民币贬值,只不过扯掉了笼罩在航企身上的“遮羞布”。一位浸淫多年的业内人士指出,三大航摆脱国企思维主导的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最终,航空公司面临的考验将对自身管理提出严峻要求,如何提高飞机利用率、优化航线网络和人员配置等问题,都成为影响航空公司盈利与否的命门。

分享到:
上一篇:厦航与江西省合作组建地方航空公司 下一篇:郑州机场拟投2.7亿提升保障力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