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航空
航空公司取消头等舱背后
来源:新楚商报 发布时间:2014-10-31 浏览数: 标签: 取消头等舱

  曾为各大航空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的头等舱,风光不再。从今年6月至今,已有天津航空、南航、中联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宣布取消头等舱,并代之以超值经济舱、商务舱等。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八项规定”下的政风、社风转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将借此实现向大众化的转型,并与国际民航服务标准接轨。

  

    一向是身份象征的飞机头等舱,最近遭到了冷遇。

  

    进入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开始抛弃头等舱业务,目前已陆续有天津航空、中联航和南航宣布取消头等舱座位。航空公司此举被看作产品定价向其价值的合理回归,有利于实现与国际民航标准的接轨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公务差旅新政出台之后,在高端客源流失而采取的补救措施,意欲挽回政府官员市场。更有甚者称,随着飞机出行在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取消头等舱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出价格更加亲民的产品来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头等舱收入占比较小

  

  天津航空于今年6月已经全面取消了主力机型E190的头等舱,并推出超值经济舱,而超值经济舱主要是为给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比如带小孩的旅客、残疾旅客、老年旅客等提供更便捷、亲民、舒适的飞行体验。

  

    此外,已宣布转型低成本航空的中联航也在2014年9月1日,取消所有头等舱座位的设置,同时启用商务舱座位的设置。中联航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商务舱票价最多下调70%,并将用2—3年时间完成低成本航空公司转型。中联航航班目前均为两舱布局,已经没有头等舱了,取而代之卖的是公务舱机票,座椅没有变化。”

  

    作为三大航之一的南航也宣布,10月26日起,南航国内航线单通道窄体飞机的头等舱将更名为“公务舱”,英文名称也由“First Class”改为“Business Class”,舱位代码由F改为J;同时,南航的“高端经济舱”也将更名为“明珠经济舱”。

  

    一位航空运输行业分析师说,中国航空公司“两舱”(头等舱、商务舱)的客运量仅占总客运量的10%,但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以及目前航空公司的布局所定, 相比国际上的品牌航空公司,国内的头等舱从设计、布局、服务到价值链延伸还相差很多。

  

    他补充道,按照通常的舱位布局,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窄体客机一般都采用“头等舱+经济舱”的两舱布局,而双通道宽体客机通常采用“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的三舱布局。以南航B737窄体客机为例,其客舱宽度仅为3.54米,而B777宽体客机客舱宽度为5.86米,一行都是安排四个头等舱座位,显然窄体机的头等舱座位宽度明显偏窄,舒适性普遍较差,基本相当于宽体机的公务舱座位宽度,甚至有的还不及宽体机的公务舱座位。

  

    为了增加头等仓的收入比重,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发布了《关于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内航空公司头等舱、公务舱的票价,从当年6月1日起实行市场调节价,各航空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状况自主定价。

  

    此后,多家航空公司对所经营航线的头等舱、公务舱价格都进行了调整。据当时相关媒体报道,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北京飞往广州11点的飞机头等舱全价5100元,而经济舱折扣为1800元,头等舱的价格是经济舱的近乎3倍。

  

    尽管如此,头等舱贡献的收入占比并不高,甚至近两年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倾向于经济舱。第二,航空公司为顺应消费者习惯,因此在飞机上的布局也主要由经济舱构成。第三,国内的头等舱水平远低于国外知名航空公司水平。

  

    部分航空公司打擦边球

  

    尽管多数人认为,窄体机头等舱“降格”也算是产品最高定价向其价值的合理回归,有利于实现与国际民航标准的接轨。但不少专家认为,一些航空公司取消部分航班头等舱意欲与国际民航标准接轨的说法较为牵强,更多的或是受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新规的影响。

  

    据悉,长期以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央企高级别领导构成了头等舱的旅客重要部分,上述新政的出台,大大抑制了国家机关人员差旅对头等舱的需求,随着高端客源减少,头等舱的上座率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元旦实施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坐飞机出差时,可以购买头等舱机票;司局级及相当职务人员,以及其余人员,只能购买经济舱机票。

  

    从头等舱机票价格可以看出端倪,进入今年以来,各大机票预订网站都有大量头等舱机票在打折销售,有的甚至低至4-5折。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民航公务旅客明显下降,其中头等舱、公务舱旅客同比减少10%左右,各机场贵宾室接待人数下降20%左右。

  

    而根据民航运价标准,头等舱票价一般是经济舱票价的200%,而商务舱和公务舱票价是经济舱票价的130%-150%。部分航空公司此前表示,更名之后,地面及空中服务标准会保持不变,部分航线公务舱公布运价与调整前头等舱公布运价保持一致,部分航线公务舱公布运价则低于更名前头等舱公布运价。

  

    不过,有相关报道称,通过查阅南航官网航班信息,经过调整的公务舱机票价格并无太大差别,有的甚至高于此前的头等舱价格。综合多项数据来看,此次南航把头等舱取消,并更名公务舱,看似舱位降级了,事实上,两者在价格上和享受到的服务内容上仍然保持了基本一致。

  

    因此,有不少民航业内人士认为,南航此次所做的调整或是为应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新政而采取的“换名游戏”。

  

    一位民航专家表示,因为在南航的600架飞机中,窄体机占了400多架,所以南航的头等舱更名公务舱后,若能挽回更多的政府官员业务,这将实实在在地给南航带来利润的增加。不过,如此通过打“擦边球”谋求增收,长期来看并不实际,国家也应该对公务差旅出台更为严格和具体的规定。

  

    与高铁抢生意?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晓津表示,头等舱消耗的成本大概是两到三个甚至是四个经济舱所消耗的成本,适当降低头等舱的比例,提高经济舱的座位数,显然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合算的。同时,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有助于推进民航实施大众化战略,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使民航从提供高端型消费向满足大众经济型消费扩展,以满足更多大众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李晓津说,中国民航里,20%的乘客乘坐了50%的航班次数,剩下80%的乘客乘坐了另外50%的航班次数。换言之,现在很多的旅客都是自费旅客,他们更追求低票价、更经济的服务,价格稍微一降,客座率就很高。对航空公司来说,这一细分市场需求将会变得旺盛,将是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近日,天津航空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航线网络布局的原因,天津航空E190机型执飞的支线机场和二、三线城市较多,航程较短。为优化资源配置,将E190机型头等舱改为按照经济舱进行销售和服务保障的“超值经济舱”,以提供更加亲民、便捷的飞行体验;取消头等舱后,“超值经济舱”相比普通经济舱拥有宽敞空间:座椅宽度增加22cm,前后排座椅间距加大28cm,乘坐空间加大50%,在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旅客的舒适度。

  

    天津航空透露,通过产品实际销售数据可以看出,“超值经济舱”产品的推出大大提高了天航E190机型的头等舱客座率,“说明超值经济舱产品确实顺应了市场需求”。

  

    对此,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专家委员綦琦认为,最近一年,受国内高铁网络日渐成型、机场航班延误频繁等多种因素影响,头等舱和商务舱的销售额双双下降。部分航企意识到了国内市场头等舱消费市场萎缩的客观事实,及时进行产品调整,不失为明智之举。

分享到:
上一篇:下月疆内航线机票卖出“白菜价” 最低低于130元 下一篇:多家航空公司新增飞往“夏天”的航线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