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受来自中国和中东廉价航空公司扩张竞争因素等影响,国泰利润同比下降82%。受此消息影响,国泰公司股价也出现了今年最大单日跌幅7.3%至每股11.92港元,成为表现最差的一只航空股。
财报显示,国泰航空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降至3.53亿港元(4552万美元),大大低于彭博10.07亿港元的预测。总收入也下滑了9.3%至457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国泰的利润达到19.7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国泰航空首席执行官朱国梁(Ivan Chu)表示,利润大跌主要是来自中国和中东的航空公司竞争太激烈。不过,有分析指出,国泰航空的损失可能与该公司两年来采取的燃油对冲亏损有关。
国际航空业有一个普遍的游戏规则,叫作燃油对冲。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油价波动,会跟若干机构签订协议,约定合同期内,有权按照约定价格从对手方中买入燃油,反之亦然。然后通过买入或卖出远期航油合约,锁定成本。在油价波动不大的时候,燃油对冲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降低成本。一旦油价跌幅较大,航空公司则需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
去年,国泰航空因燃油对冲亏损84.75亿港元,较2014年飙升了8.3倍,今年的对冲也没占到便宜。上半年的燃油对冲损失为44.9亿港元,比预期低。
虽说从2014年到现在,国际燃油价格从100多美元一路狂跌至今年2月的26美元每桶,之后持续上涨。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时候是“挽回损失”的好时机。但数据显示,今年国泰燃油对冲价格一直高于85美元每桶,而8月16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48.57美元。此外,国泰今年还投入超过100亿美元订制新机型以增强竞争力,但效果不佳。
分析称,主要是廉价航空的成本削减存在很大的优势,如劳动力价格、低价机票等方面,这是国泰等高端航空公司难以对抗的。
国泰航空董事会主席史乐山(John Slosar)在递交给港交所的一份声明中说,“2016年航空公司上半年的经营环境主要受到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国泰航班,特别是远程航班的头等舱销售不理想。”
国泰航空上月也发布预警称,航班上座率出现了降低。全球酒店业因为缺乏游客也利润大跌,且受经济衰退影响,消费者在海外“大手花钱”的现象也减少了。分析师认为,这种航空业和旅游业低迷的状态会持续到10月份,这对各大航空公司的影响是持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