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跨度最大的连续钢桁拱桥
上午11时许,出南宁不久,在邕江边上,一座气势恢弘、造型优雅、通体白色的特大拱桥远远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三岸邕江双线特大桥,是南钦铁路最美、也是全国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连续钢桁拱桥工程,是全线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同行的中铁大桥局南钦铁路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张家升说。
三岸邕江双线特大桥全长2662.44米,其中主桥位于二级河道邕江上,主跨276米,是南钦铁路全线跨度最大的桥梁。白色的桥梁主基调清新淡雅,两个荷载力达9000吨的支座牢牢地托住桥梁,桥下船舶缓缓穿行,两岸绿树婆娑,和谐美好的风光画面充分体现了广西在高铁建设中“一桥一景”的要求。
“桥梁采用的技术及外观设计在广西极具代表性。”张家升介绍说,大桥技术复杂、构件加工精度要求很严格、线形控制难度非常大,被南宁局列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大桥在结构型式、跨度、构造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大创新,许多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
广西第一条无砟轨道隧道
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长6984米的花甲山隧道,是南钦铁路的另一个重点控制性工程。
“花甲山隧道是广西第一条铺设无砟轨道的隧道。”中铁十九局南钦铁路第五工区现场副经理王宏友说。
无砟轨道,意味着整整近7公里的轨道,都是完整的一根铁轨。“铺无砟轨道线型长期稳定,后期维修少,平稳性好,对运行的高铁来说安全性更好。但造价高,技术要求也高。”王宏友说。
在隧道里,记者注意到,隧道的轨道和普通的轨道不同,普通的铁轨下面铺着碎石,泥沙及杂物较多;而该隧道的轨枕犹如一块无缝钢板,和铁轨死死“咬”在一起,钢板取代了碎石。
“在广西建高铁,特点就是隧道多!”王宏友说。与在平原地区不同,广西是典型的岭南丘陵地区,为了保证高铁的运行平稳,只能“逢山打洞”。
但同时广西又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多,这又给打隧道造成了额外的技术难题。“打隧洞不怕深就怕浅,不怕硬就怕软。”正在现场的工人李映刊说,修建花甲山隧道困难重重,隧道内浅埋段多,岩土为粉质黏土,且地下有暗流、地热,施工难度非常大,工人光着膀子进去施工,两小时就得倒班。
“快看,广西第一条高铁上跑来火车了!”下午2时35分,王宏友高喊。此时,一列时速“仅仅”160公里的轨检车从钦州方向向南宁驶来,又快速驶过。
目光随着铁轨延伸,记者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几个月后动车组呼啸而过的画面。250公里的时速,南宁至钦州车程仅需20分钟,犹如坐公交。在广西的铁路网中,南钦高铁犹如一道彩虹,将北部湾港口群与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和西北地区相连,形成我国西部地区出海最便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