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明显感觉到烟台被边缘化,边缘化指的不是别的,就是交通。尽管烟台有港口 、有机场,但没有铁路是不行的。”日前,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如此说。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关系,烟台的铁路交通一直很薄弱,这成为制约烟台发展的瓶颈。2月 3日,经济学者李传桐认为,龙烟铁路的修建不但使烟台成为铁路的枢纽,也将蓝、黄两大经济区连接起来,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现状尴尬
位于山东省东部交通末节欠发展
山东省两会期间,在谈到烟台蓝色经济建设时,烟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江汀说,制约烟台蓝色经济建设的因素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铁路交通。“这些年明显感觉到烟台被边缘化,边缘化指的不是别的,就是交通,尽管烟台有港口、有机场 ,但没有铁路是不行的。”张江汀说,交通是一个致命问题。
对于在铁路交通上烟台被边缘化的说法,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传桐教授认为,薄弱的铁路交通确实是烟台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由于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铁路建设一直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李教授说,“由于烟台市地处山东省东部,地理位置非常尴尬,处于交通的末节,而不是一个交通枢纽的位置。”为此,在铁路建设的审批中,烟台一直没能走在前列。
而在历史上,烟台的铁路建设也是很迟缓的。到了1956年,烟台才拥有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铁路——蓝烟铁路,而这比青岛晚了整整52年。早在1904年,青岛就开通了胶济铁路。
如今,龙烟铁路终于动工建设。李教授认为,龙烟铁路的审批和动工建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眼下,烟台市的铁路交通,已经与烟台市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严重不符。薄弱的铁路已严重束缚了烟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龙烟铁路的建设是必须的。同时,他还认为,龙烟铁路的建设,也能够“把过去的劣势,转化为现在井喷式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