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总公司成立后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铁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铁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铁路走向市场,工务部门如何树立铁路“一盘棋”思想,融入新形势,发挥基础设备运输作用,提供安全、优质、舒适的设备保障,当好铁路改革的“铺路石”,确保铁路的安全畅通?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凝聚思想合力,树立铁路“一盘棋”思想 一说到铁路走向市场,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站车、客货运输单位的事,和我们工务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实际上,铁路是一个大联动机,每一个基础设备单位都是联动机上的重要一环,缺一不可。保证安全、提升质量,是工务确保列车安全的重要内容。每天飞奔的列车不断地从我们养护的线路上通过,来往的行人和车辆从我们看护的道口和防护栏旁通过,如果安全出了问题,怎么能够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如果设备质量出了问题,就会会影响到旅客乘车的舒适度,甚至运输安全。
上海局地处我国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我段管内杭甬高铁、杭深线、萧甬线和北仑线又主要集中在浙江沿海,旅客综合素质高、维权意识强,若因我们设备故障,造成列车晚点,导致旅客通过微博等方式进行传播,势必会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声誉和铁路走向市场发展。这些都给我们工务线桥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铁路“一盘棋”思想,以路局下发的关于货运组织改革的宣传提纲为重点,面向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宣讲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具体措施,引导大家深刻认识改革是适应市场的需要、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二、提升设备质量,当好铁路走市场“铺路石” 作为线桥设备管理保障单位,要以提高设备质量促进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释放线路运能,为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增收创效。
一是开展站专线专项整治。集中组织绍兴、宁波、台州南、温州线桥车间职工先后在上虞、绍兴站区成组更换道岔,在北仑站内5道进行成段木枕更换混凝土枕施工作业,完成了北仑5道1187根枕木的更换任务,北仑线设备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使“东方大港”-北仑港的运输瓶颈得到较好疏通,保证港口货物拉得进、送得出。
二是强化应急处置演练。严格按照年度培训演练计划和季节性安全特点,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分析,分层次、分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流程,在沿海铁路组织开展“五位一体”防洪防台、防胀应急演练,在萧甬线开展轨道车起复演练,做好分析评价,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线工区遇到突发事件要做到快速响应,保证应急处置拉得出,打得响。
三是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要以学习贯彻安全管理新机制为抓手,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牢牢把握高铁、防台、防胀、施工、道口等工作重点,落实干部安全责任,加强关键环节盯控,强化安全风险源头防范、过程控制,强化日常设备安全风险排查,制定管控措施,有针对性开展各类大中修活动,确保现场作业、设备安全受控。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企业改革提供人才保障 职工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好坏,工务部门要在货运改革中展示作为就必须把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作为切入点。教育职工转变理念,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市场意识,如果铁路没有持续健康的发展,职工就不可能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更谈不上个人的发展、成长和幸福,只有企业发展了、效益提高了,每一名职工才能真正获益。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企业的利益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努力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主动加强安全管理,自觉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技术标准,促进线桥设备的安全稳定。
针对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铁路的关注程度不断增高的实际,段深化业务技能培训,使职工素质稳步提高。沿海铁路当年开通时大多是兄弟单位的助勤职工,随着他们的陆续返回,异地复退军人的加入,段后备力量处于青黄不接的“瓶颈”日益凸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更显迫切,因此,段根据各专业业务尖子特长优势,利用传、帮、带抓好整体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学技练功、技术比武等活动,挖掘现场高技能人才队伍。
2012年共调整工班长40余人次,其中新提任17人,其中大部分就是从现场年轻职工选拔的。2010年和2013年,段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两次公开招聘选拔任用了21名车间副主任和机关管理干部,对于能力强、素质好的优秀青年职工,通过技术比武“赛马”的方式大胆提拔使用,打破传统的用人方式,为优秀人才和年轻职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激活了干部职工两支队伍,使岗位成才成为共识,真正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的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较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段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中来。工务部门只有从思想意识、设备质量和队伍素质方面入手,综合抓起、环环相扣,才能确保线桥设备的持续稳定,才能在货运改革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