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铁路
皖江城际铁路网建设开启马鞍山“大交通时代”
来源:火车网 发布时间:2013-07-22 浏览数: 标签: 皖江 城际铁路网 马鞍山 大交通时代

  近日,酝酿达3年之久的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掀开了“盖头”。

 

  14条城际铁路、5条客货共线铁路、线网总规模1485公里、覆盖马鞍山等我省11个城市,大手笔、大规模、大跨步的城际铁路网建设,缩短了皖江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城市带内“1小时生活圈”将不再是梦。未来,市民可以像坐公交车一样,穿梭在皖江各城市之间。对马鞍山来说,城际铁路还实现了马鞍山与南京都市圈的无缝对接,对进一步加速宁马一体化进程、推动马鞍山大踏步融入长三角助一臂之力。

 

  国家级规划“激活”安徽经济发展“大动脉”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与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联系非常紧密。进行城际铁路系统的规划建设,是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中部崛起目标的重要举措。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长三角的联系越发紧密,客运需求也越发旺盛。然而,目前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之间旅客出行可选的交通方式较少,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出行需求,主要交通走廊运输需求与运输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在大区域范围内的中长途铁路运输干线和服务城市内部出行的城市轨道在规划上已经较为完善,但介于两个层面之间的、服务于都市圈内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城市组群内城市相互之间的、适应“同城化”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城际轨道无论在规划上还是建设上都较为薄弱,城际轨道的建设亟待加强。

 

  此次,《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初稿提出,规划总体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和蚌埠11市。铁路网的形态为以合肥为中心的五条放射线、三条省际贯通线、六条都市区域城际线、五条利用线,共计规划线路14条。建成后,有望实现各中心城市之间1小时、中心城市至周边主要城镇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

 

  除了构建中心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外,城铁还将通过区域城际网,覆盖80%以上20万人口的城镇,并利用客运专线、快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覆盖皖江城市带100%的地级以上城市和95%以上20万人口城镇。

 

  城铁“东风”助推马鞍山铁路网更新升级

 

  打开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示意图,在《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的大框架之下,不难看到,规划除实现了马鞍山城际铁路与南京都市圈的无缝对接外,规划中的铁路,除了新增的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禄口机场-镇江-扬州(巢马扬)外,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北沿江铁路和慈湖公路铁路桥项目等一批在此规划之前诞生的铁路项目,也自然而然地纳入了这个大框架之中,对带动马鞍山铁路网整体的更新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马鞍山北沿江铁路是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规划线路起自淮南铁路,沿郑蒲港新区西侧,经和县历阳镇、乌江镇西侧至浦口,总长约80公里,其中马鞍山段60公里,估算投资40亿元。慈湖长江公铁大桥初步方案为市政、公路、铁路及城际轨道四位一体通道。桥位初步选址位于长江下游马鞍山与南京交界处,公路设计为双向8车道(两侧各设一慢行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设计为四线铁路,其中铁路、城际各2条线。初步测算,铁路公路合建桥梁方案工程总投资约104亿元,其中铁路部分约44亿元,公路部分约60亿元。北沿江铁路及慈湖公铁桥项目作为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大路网、大交通的重要环节。北沿江铁路已列入《安徽省“十二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慈湖公铁桥已列入《国家长江干流桥隧布局规划》。该项目也被列入南京都市圈规划、皖江城市带铁路网规划、江淮城市群铁路网规划。作为我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北沿江铁路将填补我省江北沿江地区铁路空白,完善我省铁路网,是皖江示范区重要交通通道,是构建皖江城市群的重大交通设施。

 

  此外,该项目还是打造我省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的关键设施。北沿江铁路南接淮南线,可吸引皖北及中部地区物流;北连津浦线,可分流津浦线物流。该项目支撑郑蒲港发挥自身优势,通江达海,有利于我省加强与长三角等区域的合作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郑蒲港新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宁安城际铁路东起南京、西至安庆,今年,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段的投资是5亿元,整条铁路计划明年年底通车。它对完善马鞍山及周边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和辐射范围,促进沿线乃至苏皖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马鞍山境内通过的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禄口机场-镇江-扬州(巢马扬)铁路线,在将来的时速目标可达到120至160公里/小时,建成后,可实现马鞍山与和县江北集中区的跨江联动发展。形成以芜湖、马鞍山为心的三条放射性城际线: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城际;芜湖-当涂-马鞍山-和县城际;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城际与江苏沿江规划的禄口机场-镇江-扬州城际衔接,组合为一条城际线。而从合肥至上海的大通道也将就此打通。

 

  以皖江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原有铁路网建设,加速原有铁路网的更新升级,马鞍山在安徽省东部地区的枢纽地位,正在逐步形成。

 

  马鞍山“大交通时代”即将来临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交通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除城际铁路外,马鞍山市内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与合肥的地铁相比,马鞍山将建设的是城市轻轨。根据此前的初步规划,马鞍山城市轨道1号线将从城区的慈湖站一直连接至当涂县的太白镇;2号线将起步于马鞍山市的秀山新区,终点站位于滨江新区。

 

  2013年至2014年,马鞍山还将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总里程187.47公里,完成总投资68.4713亿。《马鞍山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要“完善区域内部交通运输干线,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建设。”

 

  今年年底,备受瞩目的马鞍山长江大桥也将建成通车,从此,“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大桥梦终于梦圆。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城市经济,交通必须先行。纵观马鞍山交通发展的大形势,有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尤其在铁路建设方面,还受着运输等级、运输能力、路网结构、通道密度和现代化程度不足的制约。

 

  此次皖江城际铁路网的规划建设,对于促进马鞍山“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构筑宁马芜一体化,引领皖江城市带东进融入“长三角”,缩短与长三角城市带的距离,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打造马鞍山东连南京、西接合肥、南北贯通、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的四面开放、内通外畅的公、铁、水“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注入了新生力量。

 

  “皖江城际铁路网建成后,马鞍山的城市交通地位将迅速上升,马鞍山在安徽省东部的交通枢纽地位将得以确立。”该市发改委副主任曹琰说道。

 

  马鞍山大交通时代,来了。

分享到:
上一篇:南广铁路广西段顺利完成静态验收 下一篇: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 西安铁路局启动应急预案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