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正如火如荼、大刀阔斧的进行。但是我们还有一部分干部职工认为这是“老酒装新瓶”,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对货改的意义认识不深,这都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形成的惯性思维模式,习惯于把惯例当作政策,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由此,笔者认为要在交通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守住铁路运输份额的同时,寻求自身的发展壮大,全体铁路人首要任务就是转变两种思维,即认识思维、服务思维。
笔者认为:
第一要转变认知思维。
为什么要转变认识思维呢?这是因为,我们身边不乏有认为货改于己无关、“我该干嘛,还是干嘛”的干部职工,特别是笔者所在的江岸车辆段属于货车车辆检查、检修部门,不直接参与市场营销,该检修的检修,该检车的检车,所以就有了这种错误的认识思维。因此,作为铁路系统的一份子应该看到,货运组织改革是深入推进铁路改革的一部分,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所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应该想到,这是提升铁路企业效益的重要举措,是事关自己收入效益的大事;更应该明白,这是公开、公平、公正配置运力资源,给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较好地展示铁路形象的大事。当看到、想到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道理之后,你的认识思维自然就会发生转变,就不会再因自己是轮轴工、车床工而置身事外了。
第二要转变服务思维。
首先要抛弃优越感。我们有部分人,依然沉醉于昔日的“铁老大”氛围之中,还在为自己是央企、大企中的一员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更是可怕的想法。因为,优越感会让人产生懒惰的心理;会纵容麻木不仁的心态;更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会让我们的工作陷入被动。其次,我们还应该在经营模式方面找出路,这也是一种服务思维的转变。铁路是一部联动机,我们车辆段对于自身的服务定位应该是在“前店后厂”中的“后厂”,要将车辆工作计划、施工计划等技术计划的编制,紧密围绕“前店”的经营货运日计划,为日装车兑现提供能力支撑。同时,作为货车车辆检查和检修要提前确认管内空车配备点,适当预留部分空车,满足白货运输随到随装的实际需要。
按照分工负责和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依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运力配置,为运输组织高效有序和“实货制”运输奠定基础。只有为“前店”服好务,才能使“前店”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稳定和吸引更多货主的目的。
迅速转变认识思维,是推进和深化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前提;迅速转变服务思维,是确保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取得实效的有力措施。要想更好的推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全体铁路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再铸改革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