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报道《铁路货运价格或将于春节后上调涨幅约20%》,报道以一家主营化学制品上市公司透露:“此次可能先上调1.5分,分两次进行。相比现在的平均13分,涨幅约20%。但仍需以发改委、铁路总公司正式发文为准。”自去年铁路总公司成立以来,类似的报道多次出现,特别是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以后,媒体纷纷猜测涨价即将实施,从最初的说法去年底涨、到现在的春运后涨,这些报道给人感觉神神秘秘,采用模糊方式“透露”,总的感觉似乎铁路货运改革就是涨价。
事实上,铁路货运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并非单单“运价改革”一项,况且涨价之后铁路收益如何,货运量能否完成预期目标,都存在变数。去年涨价后好像就没有完成铁路货运量增长预期目标,按照今年铁路工作会议提出的2014年货运量增长2%,实现32.8亿吨的目标倒推,可以算出2013年国家铁路货运量为32.15亿吨,较前年比下降了0.6%,与年初的预期增长3.5%差距不小。这虽然这不能完全说是由于2013年2月铁路货运线价格调整的原因(当时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提高1.5分,由平均每吨公里11.51分提高到13.01分,涨幅达13%),但可以说明铁路货运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实现预期目标,除了运价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从市场营销角度看,笔者认为至少在“快、联、重”三个方面2014年有看点,值得期待:一是快运、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根据国家邮政局近期公布数据,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1.9亿件,同比增长61.6%;与全国快递业的超高速发展相比,铁路行包业务急剧下行。2014年铁路货运要在“快”字寻求突破,重点在五定班列、城际货物班列、高铁物流发展、中铁快运改革推进,发展全程物流和接取送达以做大“白货”货物等来寻求突破口;快速反应则在运输组织、运价调整机制上,灵活机动应对市场变化并抢占市场机会。二是联运、联动形成市场拓展合力。主要是多式联运、国际联运等扩大市场份额,并开展合作共赢的联合营销抢占国际物流市场份额。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进出口国,国际物流迅猛增长,铁路陆续推出了由西安新筑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班列(2013年11月28日)等国际班列,但目前刚起步,市场份额不大,但预期增长空间很大;同时国内各港口的铁水联运、国内主要物流港、物流基地与铁路的公铁联运都很有市场潜力,应该是2014年货运市场拓展的看点。三是重载运输、重点运输瓶颈突破。重载铁路是一种效率甚高的运输方式,一般火车单列运输量约为2000-3000吨,而重载火车单列运输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总重可达1-2万吨。重载运输的大宗散货主要以煤炭、矿石、散粮等为主。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曾经报道,我国第一条万吨重载货运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通,将把我国重要煤焦生产基地连成一线,极大缓解煤炭能源铁路运输压力,保障国家能源需求;而煤炭铁路运输量约占铁路总运量的60%,重载通道的打通,将为年度货运完成增量打下基础。同时全路繁忙干线是否可以实施重载改造或实验,进一步解决货源旺季部分区段“瓶颈”问题,这也是实现增量的有效途径。
2014年是中国改革之年,也是铁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改革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全面推进,既要看铁路运价弹性能否实现,也要看铁路预期经营目标能否实现。期待2014年铁路马不停蹄推进改革,实现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