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铁路提高运输效率加强日常组织促进货运增量》,报道称“中国铁路总公司强调,运输系统各单位要千方百计提高运输效率,加强日常车流调整,用足线条能力,打满分界口,积极促进货运增量”,这给人感觉到铁路正在千方百计实施货运增量,包括内部挖潜了;而此前一天,媒体报道《铁路面临稳增货源难题》,该报道称“今年市场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到底涨价能否保量、能否稳定货源或实现目标运量增长都是未知数”。从这两则报道可以解读出铁路当前货源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到底铁路货源都去哪了?
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今年预计货运量增长2%,按照去年完成数测算,需增加货运量约6430万吨。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月份货运量同比下跌了0.2%,综合各种信息反馈预计2月份货运量下跌幅度将加大。货运量不但没有增长,而且下降幅度在加大,这到底是为什么?
从竞争对手看,根据交通运输部网站公布信息,今年前两个月水运货运量7.55亿吨,同比增长6.4%,较去年的增长9.8%,明显下降;公路运输货运量为54.28亿吨,同比增长8.1%,较去年的10.9%也明显下降。而国家邮政局公布的今年1-2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5.8亿件,同比增长51.2%,去年同期增长幅度为67%,也出现下降。这些数据表明水运和公路运输方式增长幅度都下降了,这或许表明铁路2月份货运量下降幅度将超过去年的1.8%。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快运、水运、公路运输公布的数据都增长,而且幅度都高于铁路年初定的2%,说明铁路部分既有货源流失到其他运输方式去了。
而从铁路支柱货源来看,占铁路运输量超过50%的煤炭面临严峻市场环境,而且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近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煤炭产量下降,如1月份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总产量1.72亿吨,环比2013年12月下降9.4%。二是用电量下降,3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3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5%。三是进口煤炭减少,铁路疏运量也随着下降。海关总署公布,2014年2月份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为2282万吨,环比减少1309万吨,下降36.45%。四是2月15日铁路货运调价,平均吨公里增加1.5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铁路价格优势,对货运量增长来说并非利好。大秦铁路2月运输量3403万吨,同比减少2.43%就能说明这一点。
更为令人担心的是后期。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为治理雾霾,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按照去年煤炭消耗铁路市场份额64.3%测算,预计今年这一块铁路煤炭运量将减少约1.41亿吨,相当于铁路货运量下降3.5个百分点。这样看来,部分铁路货源没有了,消失了!这表明铁路产品结构存在问题,由于产品过于集中于“黑货”,一旦煤炭这根“救命稻草”不稳,势必引发铁路货运量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提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必须大胆深化,贴近市场丰富铁路运输产品,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市场空间,充分发挥价格弹性吸引货源,提升服务优势留住货源,同时拓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高铁快运、国际联运等新的增长点,拓宽全程物流代理服务,全力遏制货源下滑,力争实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