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铁路
宁启铁路复线年底通车 海安至南京1小时
来源:中华铁道网 发布时间:2014-11-03 浏览数: 标签: 宁启铁路

  近年来,随着新长、宁启、海洋三条铁路的开通,宁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沪通铁路等工程的建设,海安的“枝蔓”渐渐延展到全国各地,全速驶向了“动车时代”。

 

  实现“枢纽海安”,从来就不是海安人的最终目的。他们的“野心”,是如何把交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拿到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2013年,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江苏(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应运而生,汇聚十大物资集聚中心,搭建六大现代物流功能平台,并计划将铁路支线引至企业“家门口”,让制造业企业在家门口采购原材料,在家门口销售产品,在家门口物流全国。由最先提出“枢纽海安,市场天下”的城市名片,升级为“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如今又提出“动车时代,节点城市”的新目标,海安始终坚持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海安商贸物流产业特色发展之路也成为全省的“样板”和“标杆”。

 

  随物流奔涌而来的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海安正朝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铁路“门户”迈进。

 

  枢纽海安,这座古城即将开启的是长三角北翼交通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的新时代画卷。

 

  从“地无寸铁”到四通八达

 

  公铁水联动让古城交通“大提速”

 

  海安南接沪浙,北依江淮,西靠扬泰,东望黄海之滨的如东洋口大港,自汉代以来就有“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之称。这座位于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位置的县城,向来以南北交汇、纵横交错为鲜明特征。

 

  1998年7月10日新长铁路开工,历经6年建成,同年宁启铁路全线开通,自此结束了海安无铁路运输的历史。这两条国家规划“八纵八横”中的一纵一横,为海安拉开了纵横方向的铁路框架,让其成为北至新沂、南接长兴,东南到南通、启东,西南至南京等四个方向运行的交汇点。2014年1月16日,国铁一级支线铁路――海洋铁路正式开通。从铁路“盲点”到铁路“节点”,这座古城的呼吸吐纳开始跟上“大提速”时代的节奏,焕发出新鲜蓬勃的生命力。

 

  此后,海安的“枝蔓”渐渐延展到全国各地。2005年与2009年先后开通的盐通高速(后融入沈海高速)、江海高速(后融入启扬高速)在海安交汇,构建了海安一纵一横的高速公路格局,今年即将开建的海启高速则将把江海高速继续向东延伸。与此同时,连申运河、新通扬运河三级航道为区域水路运输动脉,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直达五大深水港口,全面实现江河海联运,形成长三角西、北部地区航运中转站。现在,海安县共有两条高速、两条国道、三条省道、两条运河、三条铁路纵横交错,2小时车程内拥有3个深水大港、8个机场。

 

  至2013年底,海安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62.4公里,铁路总里程达77.4公里,9条航道共计184.6公里,海安县进入了飞腾发展的新时代。

 

  现代物流业带动经济发展

 

  物流市场项目34个,总投资328亿元

 

  以交通运输优势为奠基石,海安县积极调整发展思路,早在2009年便与南京大学合作初步调整路线,2012年与同济大学重点规划院研制出就关于体制、载体规划、建设的详规。“在规划编制的同时明确项目,以灵活多变的思路‘活跃’本地经济,发展现代物流业正好迎上了这个契机。”海安县发改委副主任吴金祥说。

 

  近年来,经历了传统向现代变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这一过程的海安物流产业,正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发展走势。2012年,海安县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5%;税收同比增长25%,是第三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海安县已建和在建重点物流市场项目34个,总投资达328亿元。据吴金祥介绍,目前当地各物流园区已入驻商户3000余家,开放的物流专线已达200多条。

 

  在大规模扩展园区版图的同时,海安县物流业也在逐渐与现代科技接轨。作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第四方综合物流园区,江苏天赋力物流园在园区咨询大厅内,左右分布着两块公路货盘与专线信息的显示屏。

 

  “将货主与专线信息同步在公共网络平台公布,极大地解决了车主与货主信息不对等,并降低了车辆空载率。”据该物流园现场主管贲澍介绍,该园区总占地908亩,一期工程已接近收尾,现在已开通136条发往全国各地的专线。只要登记身份证、指纹、照片、驾驶证等有效信息,物流公司就能入驻园区并享受一定租金优惠。在交易过程中,园区作为第四方对货物安全提供担保。目前,信息平台尚在推广中,每天都有300至1000条信息发布,有50多条成交记录。

 

  “以前公司开在马路边,没有大棚,到下雨天装货就很困难。”专营京、津两地专线的华德物流公司老板储先生表示,现在除了原本积累的老客源,每天还能从信息平台找到新客户,他对集聚式管理的物流园区前景充满信心。

分享到:
上一篇:杭黄铁路建德段昨天动工 设计时速250公里 下一篇:四大铁路央企前三季业绩齐增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