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3点40分,九龙坡区九滨路,伴随着由远及近的轰鸣声,一列绿皮火车从藏在九滨路旁的铁路上缓缓驶过。
这条已经渐渐被人遗忘的铁路,就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在当天上午发布的《重庆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中,已经65岁的成渝铁路意外地出现在了普速铁路的规划序列。很快,这条老铁路将迎来新变化。
过去
成渝铁路改变了沿线居民的生活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它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西起四川省成都市,东至重庆市。全长约505公里,共有车站60个,是连接成都和重庆的经济、交通大动脉。
成渝铁路改变了成都和重庆的交通格局。成渝铁路通车后,沿线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全国各地,沿线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随着成渝铁路的通车,沿线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渝铁路沿线年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从通车前的183.2元提高到3218元。
“小时候回老家耍,都是坐成渝铁路的火车。”市民刘先生从小住在菜园坝火车站附近,对成渝铁路很有感情。
刘先生说,那时候外婆家在小南海,爷爷家在江津,成渝铁路正好都要路过。“当时成渝高速还没通车,坐火车是最快的。”刘先生说,他至今还记得成渝铁路沿线的风景。
现在
成渝铁路上的客运车辆越来越少
随着成渝动车、成渝高铁的通车运营。成渝铁路早已不是重庆与成都之间的捷径。
事实上,从成都出发,通过成渝铁路直达重庆的火车,早在2006年左右就已经停运了。
目前,成渝铁路上的客运车辆已经越来越少,跑得更多的是货运车辆。为数不多的客运班次也跑不完全程,在成渝铁路跑一段后,就换到其他铁路线路上运行。
2月13日下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九滨路旁的成渝铁路看到,半个小时内,这条铁路没有一列火车驶过。“这条铁路确实安静了很多。”住在附近的王阿姨告诉记者,这两年,一天已经听不到几次火车的鸣笛声了。
“去江津的火车也停了。”刘先生说,今年春节,他是自驾回老家过的年。这几年,重庆到江津的客运班次时开时停,回老家坐火车的机会越来越少。
未来
重庆到江津拟改造为城市铁路
成渝铁路未来将何去何从?在《重庆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中,我们看到了成渝铁路未来的发展规划。
按照规划,成渝铁路将启动扩能改造。线路走向为菜园坝 江津 永川 荣昌 成都。路线全长约505公里,重庆境内约226公里。速度目标值160公里/小时。
规划提出,成渝铁路由于建成时间早,技术标准低,且很多路段处于沿线区县城市的核心区,与城市建设已有较大矛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扩能改造。
2月10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市政府公开信箱中看到,九龙坡区交委回复市民对成渝铁路规划的相关问题时表示,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与铁路部门就成渝铁路改造事宜进行了谈判,市规划局对铁路拆除后沿线用地规划方案进行了细化,市交委拟将该项目列入全市“十三五”交通规划,拟通过下地加盖、截弯取直等方式将菜园坝—江津段(长约65.9公里)改造为城市铁路,承担城市客运交通。
成渝铁路将加盖 建九龙滩滨江公园
另外,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九龙坡区土地储备中心获悉,成渝铁路九滨路段环境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据了解,成渝铁路九滨路段部分铁路将加盖修建棚洞,在上方建设九龙滩滨江公园。公园从鹅公岩桥下至龙凤寺,全长约1000米,宽约54—138米,占地面积约114亩。
因为这个区域的地形高差大,达到23.8米。因此,除了在地面建公园外,还将利用地形高差修建约12万平方米的架空层,其中商业约5万平方米,车库约7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