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的暑运画上了句号。62个日日夜夜,200万铁路人坚守与奉献,换来的是近6亿人次的平安出行。回眸今年的铁路暑运,看点着实不少。如果从时光的纵向轴来看,它的变与未变,恰恰就是时代向前的缩影,既反映了铁路的发展和进步,也提示着需要努力的方向。
必须承认,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网的完善,民众的出行选择已经多样化;网络等多种购票渠道的开通,“高铁网上订餐”以及“刷脸”进站的实现,这些都是2017年暑运季中看得见的进步。
随着铁路建设进入收获期,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开行到宝兰高铁的开通,暑运供需紧张的局面日趋缓解,不仅是因为铁路运力大幅提升,也是因为列车开行更贴合市场需求。从“哪个渠道都买不到票”到“买哪种票”,再到“从哪个渠道买票”,旅客每多一种选择,就是铁路部门在市场化的路上多迈出一步,而百姓期待这样的步子迈得更快,踏得更稳。
暑运,虽不像春运那样,是观照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但也同样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发展的进程以及种种困境。相信不远的未来,无论是暑运还是春运的数字将摆脱“空前”,更多家庭不再颓其一角。
事实上,就今年暑运而言,变化已经出现。随着6月26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在京沪高铁开行,暑运“复兴号”列车受众多旅客追捧。据统计,仅北京铁路局范围内选择京沪高铁“复兴号”出行的旅客就达75.7万人次,增幅9.6%,平均客座率95.1%。8月21日,22.5对“复兴号”在京津冀地区扩容开行,仅10天,就有30万人次乘坐体验。
更值得一提的是,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智能化使今年暑运新意十足。西安铁路局充分运用“黑科技”,在西安北站,旅客进站检票时只需将车票和身份证叠加放在扫描区扫描,面部对准摄像头完成人脸识别,最快2秒钟就可实现“刷脸”进站,使人们在出行中尽享“智慧铁路”所释放出的发展“红利”。
这些种种改变,都是铁路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为旅客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这些年铁路一直追求卓越、从未满足。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依旧是铁路人的信念。铁路部门还会不断推出顺民心、和民意、惠民利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科学发展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