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国际物流新闻
“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1-12-30 浏览数:

1.jpg

“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图为包起帆院长回答记者提问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主办,我校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新闻发布会于1229日在京举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王瑞生出席并致辞。我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国华,党委宣传部部长解超出席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新网、SMG30余家新闻媒体对发布会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2.jpg

包起帆教授介绍“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制定情况

 

ISO181862011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由我校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教授领衔制定,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通过。这是在物流、物联网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被誉为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最终上升为国际标准的典范。新闻发布会上,包起帆教授介绍了国际标准的制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没有国际标准就是独角戏”

 

要不要做国际标准?中国企业能做国际标准么?包起帆认为,ISO对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的认证,肯定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是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和海运量世界第一的大国,集装箱制造量更居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国际标准是由中国人领衔制定的。“掌握技术标准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标准之一。没有国际标准就是独角戏,但领衔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包起帆说。

 3.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刚也指出,这次国际标准制定的实践开创了一条新路,只有将创新成果和国际标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登上国际大舞台。

 

ISO认证之路并不平顺

 

发布会上,包起帆团队做了现场模拟演示。科研人员通过货运电子标签(RFID)系统实时记录了现场随机采集的集装箱运输中箱、货、流的信息,并让现场观众模拟货主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查询实时掌控货物的动向和安全状态。

 

而早在2007年,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就作为创新成果在上海-烟台和上海-萨瓦那航线中成功应用,但从申请国际标准认证到最终通过表决,却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期间,该系统在中日、中加等航线上多次试用,提案也经过了数轮修改和投票表决。终于,今年1128日,ISO最后一轮投票以16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此项标准。

 

面对充满波折的申请之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则认为,除了主动加大标准制定的参与力度,我们还要遴选高级管理人才,派往国际标准化组织,争取话语权,从而保护和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利益。

 

国际标准只是阶段性成果 劳模不可能永远“做”下去

 

作为我校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的院长,包起帆被问及他个人接下来的计划时说:“我现在的工作是要培养或者说领导更多的年轻人,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我不可能永远做下去,劳模也有走到头的时候,上海和全国应该有更多的项目和人,深入一线做解决问题的事,在创新中做出新的事业。”

 

据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副院长任国华介绍,研究院在筹建过程中,包起帆、郑伟安两位院长在课题选择上思路明确。依托我校综合学科优势,研究院在上海港新港区选址、上海港外高桥码头减淤技术方案、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港口信息技术化服务、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跟踪服务研究等四大问题上将进一步开展应用型研究。

 

“国际标准只不过是我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昨天听到好消息,中国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了,它通过星际数据传输,这是美国的GPS系统没有的。我们接下来要组织华东师大的老师联合社会力量做系统开发,加大标准应用平台的建设力度,让它真正地为国家创造价值,创造效益。”包起帆满怀信心地说。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美国“双反”关税系保护主义 下一篇:各界欢迎建跑道 固港枢纽地位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